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乃筑我居,于越之野全文

乃筑我居,于越之野

出处:《蒲庵
明 · 释妙声
循彼南涧,言采其蒲。
采之何为,滫瀡是图。
彼蒲之良,利用为屦。
载缉载紬,如蓺稷黍。
我思古人,惟睦之陈。
克用是道,甚宜其亲。
我行四方,十年于今。
母寔有命,余何弗钦。
乃筑我居,于越之野
悠悠我思,朝夕于楚。
乱离孔怃,山川邈悠。
岂不怀归,水无行舟。
爰有清泉,在居之侧。
既浸既灌,蒲叶嶷嶷。
蒲叶嶷嶷,蒲生日多。
母氏燕喜,我劳其何。

拼音版原文

xúnnánjiànyáncǎi

cǎizhīwèi
shuǐsuíxiǔshì

zhīliángyòngwèi

zǎizǎikǔnshǔ

rénwéizhīchén

yòngshìdàoshènqīn

xíngfāngshíniánjīn

shíyǒumìngqīn

nǎizhùyuèzhī

yōuyōucháochǔ

luànkǒngshānchuānmiǎoyōu

怀huáiguīshuǐxíngzhōu

yuányǒuqīngquánzàizhī

jìnguàn

shēngduō

shìyànláo

鉴赏

这首诗名为《蒲庵》,作者是明代的僧人释妙声。诗中以采蒲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循彼南涧,言采其蒲”描绘了诗人沿着南边的溪涧去采摘蒲草的情景,暗示着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劳动的热爱。

接着,“利用为屦”说明蒲草的实用价值,诗人借此寓言表达对母亲智慧的敬仰,她教导他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资源。诗人回忆起与母亲共度的和睦时光,感叹自己在外漂泊多年,遵从母亲的教诲,感到亲切而温暖。

“乃筑我居,于越之野”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建造了自己的居所,但心中始终挂念着故乡。他感叹“乱离孔怃,山川邈悠”,表达了战乱带来的离散和对故乡山水的怀念。

最后,诗人借“清泉”和“蒲叶”象征着生活的清新与希望,虽然身处异乡,但内心对母亲的思念如同泉水般源源不断,尽管“水无行舟”,但情感的纽带如同蒲草般坚韧,无论何时都能生长繁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采蒲这一日常活动,寄托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展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