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君以乌程若下之酒,赠君以鲁山于蔿之声
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别,歌以见爱民父母之情。
大江襟喉城铁瓮,万旅连营地势重。
天弧北射扫欃枪,云阳健令时方用。
从官四十腰铜章,莱衣弄孙娱高堂。
未妨刺湿先驭吏,立去败群如牧羊。
茧丝保障优租赋,瓯窭污邪饱禾黍。
冠盖使客应荐贤,不日姓名彻当宁。
索别作恶殊匆匆,呻吟病卧号秋蛩。
松竹读书得新句,缄题数寄北来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酌君:款待。乌程若下:美酒名。
鲁山于蔿之声:音乐名。
惜:怀念。
兄弟之别:离别之情。
爱民父母:爱护百姓如同父母。
大江襟喉:长江环绕。
铁瓮:坚固之城。
万旅连营地势:众多旅客连营。
天弧北射:天弓除邪。
云阳健令:云阳官员。
腰铜章:佩戴铜质官印。
莱衣弄孙:逗弄孙子。
娱高堂:让长辈开心。
未妨:即使。
败群如牧羊:驱赶败坏者。
茧丝保障:用蚕丝保护。
优租赋:优厚租税。
瓯窭:贫瘠之地。
饱禾黍:丰收谷物。
冠盖使客:选拔使者。
荐贤:推荐贤才。
索别:某人名。
秋蛩:秋天的蟋蟀。
松竹读书:在松竹间读书。
北来鸿:北方的鸿雁。
翻译
我用乌程若下美酒款待你,赠送你鲁山于蔿的乐声。酒是为了怀念原兄弟的离别,歌声表达对百姓如父母般的爱护。
长江犹如大襟带,环绕着坚固的铁瓮城,众多旅客连营驻扎,形势庄重。
天弓向北射击,扫除邪恶,云阳健令正逢其时。
官员们腰挂四十枚铜章,莱衣戏耍孙子,让长辈欢笑。
即使湿身也要纠正下属,迅速离开败坏者,如同牧羊人驱赶羊群。
蚕丝织成的衣物保护着优厚的租税,贫瘠之地也丰收谷物。
选拔贤才的使者络绎不绝,他们的名字不久将传遍朝廷。
急于求成的索别,病痛中只能呻吟,如同秋天的蟋蟀。
在松竹间读书,我找到新的句子,封好信件,多次寄给北方的鸿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子清弟赴丹阳赋古调饯之》。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酌君以乌程若下之酒,赠君以鲁山于蔿之声。”开篇即设立了一种仪式感,通过分享美酒和赋予悦耳的歌声来表达对友人的敬意。这里的“乌程”和“鲁山”可能是指具体的地名,但在此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理想中的地方,象征着纯净和高洁。
接下来的“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别,歌以见爱民父母之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敬意背后的深层含义,即通过酒和歌来表达对兄弟般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民众如父母般的情感。
大江、铁瓮、万旅连营的地势重,天弧北射扫欃枪云阳健令时方用,这些意象描绘了一种宏大的战场景象,或许是在形容友人赴丹阳之行的重要性和艰巨。
“从官四十腰铜章,莱衣弄孙娱高堂。”这里的“从官”可能指的是军事将领,而“腰铜章”则是身份的象征;“莱衣”、“弄孙”则可能是在描绘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
“未妨刺湿先驭吏,立去败群如牧羊。”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信任,即使面临困难,也应勇往直前,如同牧羊一般指引方向。
“茧丝保障优租赋,瓯窭污邪饱禾黍。”这里的意象比较晦涩,但大体上是在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冠盖使客应荐贤,不日姓名彻当宁。”这两句则可能是在劝勉友人要推荐贤能之士,而不是仅凭名声。
“索别作恶殊匆匆,呻吟病卧号秋蛩。”这里的“索别”可能是指临别时的情感表达,而“作恶殊匆匆”则是在形容一种急迫的心情;“呻吟病卧号秋蛩”则描绘了一种悲凉和无奈。
最后,“松竹读书得新句,缄题数寄北来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书信往来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通过文字交流彼此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