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虽甚微,来意不可折
出处:《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
宋 · 苏辙
荒凉荆门西,泉水谁为泄。
发源虽甚微,来意不可折。
平铺清池满,皎皎自明澈。
甘凉最宜茶,羊炙可用雪。
炎风五月交,中夜吐明月。
太守燕已远,青嶂空嵲嵲。
泉上白发翁,来饮杯馔阙。
酌水自献酬,箕踞无礼节。
区区游泉人,常值午日烈。
回首忧重城,赏玩安能彻。
发源虽甚微,来意不可折。
平铺清池满,皎皎自明澈。
甘凉最宜茶,羊炙可用雪。
炎风五月交,中夜吐明月。
太守燕已远,青嶂空嵲嵲。
泉上白发翁,来饮杯馔阙。
酌水自献酬,箕踞无礼节。
区区游泉人,常值午日烈。
回首忧重城,赏玩安能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荆门:地名,古代关隘。泄:流泻,流出。
微:小,微不足道。
折:削减,减弱。
皎皎:明亮的样子。
羊炙:烤羊肉。
炎风:炎热的风。
青嶂:青翠的山峰。
阙:不足,缺少。
酌水:倒水,饮酒。
区区:谦辞,指自己。
午日烈:中午的阳光强烈。
重城:城市,这里指远方的都城。
彻:彻底,完全。
翻译
在荒凉的荆门西边,泉水从何处流淌泄出。虽然源头细小,但泉水的精神却不可忽视。
泉水平铺在清澈的池塘,明亮透彻。
这甘甜清凉的水最适合泡茶,煮羊时也能用它冷却肉。
五月炎热的风中,夜晚月亮依然明亮。
太守的宴席已经远离,只剩青嶂山孤独耸立。
泉边的老翁独自来饮水,宴席上的食物似乎也不够。
他拿起水壶自斟自饮,随意而无礼节。
我这个游泉之人,常常在正午烈日下漫步。
回望城中忧虑重重,如何能尽情欣赏这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荆门西边一处荒凉之地,泉水虽然源头细小,但其流淌的意态坚决。泉水汇聚成清澈的池塘,既甘又凉,适合泡茶,也可解羊炙之热。五月炎炎热浪中,泉水在深夜里依然明亮如镜,映照着皎洁的月光。然而,太守已经离开,只剩下青嶂山孤独耸立。泉边的老翁独自前来品饮,虽无礼节,却自得其乐。诗人自己也常在此游赏,但在烈日下难免感到疲倦。最后,他感叹于城市的忧虑,难以尽情欣赏这山水之美。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纷扰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