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丛丛夜气厚,晓叶千珠漙全文

丛丛夜气厚,晓叶千珠漙

宋 · 王柏
秋至百芳歇,篱边佳色团。
遥思古节士,爱此黄华蕃。
我生千载下,恨不相同看。
丛丛夜气厚,晓叶千珠漙
中表自芳润,对花发长叹。
真固非素积,动色形豆箪。
悠然露真意,犹云欲忘言。
渊明一寸心,细嚼供晨餐。

注释

秋至:秋季到来。
百芳歇:百花凋谢。
古节士:古代有节操的人士。
黄华:黄色的菊花。
恨:遗憾。
丛丛:密集的丛丛。
真固:真正的美。
素积:逐渐积累。
悠然:从容不迫。
渊明:陶渊明。

翻译

秋天来临百花凋零,篱笆边的美景依然
遥想古代的高洁之士,喜爱这菊花的繁茂
我生活在千年之后,遗憾不能与他们同赏
夜晚的菊花丛丛浓密,清晨叶片上挂着露珠串串
花丛中的气息自然芬芳,对着花朵我不禁长叹
真正的美并非一蹴而就,动人的色彩如同豆子般积累
流露出真实的感情,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却难以言表
陶渊明的一颗心,如同细细品味早晨的饭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和立斋对菊二歌(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此诗深受唐代诗风的影响,尤其是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颇具传统意境。

"秋至百芳歇,篱边佳色团。" 这两句直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其中“百芳”指各种花卉,“歇”字表明它们已经凋谢,而“篱边佳色团”则点出了菊花仍然在篱笆旁盛开,色彩鲜艳。

"遥思古节士,爱此黄华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节操坚定的人物的怀念,并且对现在还能见到这种美好事物——黄色的菊花(“黄华”)——感到喜悦。

"我生千载下,恨不相同看。"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生在后世,对于古人的风骨气度无法亲眼所见的遗憾。

接下来的几句“丛丛夜气厚,晓叶千珠漙。中表自芳润,对花发长叹。” 描述的是菊花在晨露中的样子,以及诗人对其美丽景象的赞赏与感慨。

"真固非素积,动色形豆箪。悠然露真意,犹云欲忘言。" 这几句则是说诗人的真挚情感不是平日里积累起来的,而是在菊花面前自然流露出的情感,虽然想要表达这份感情,但却又觉得语言不足以完全传达。

最后,“渊明一寸心,细嚼供晨餐。” 这两句则是诗人将自己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比喻为细细品味早晨的食物,表达了他对这份感受的珍视与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在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情怀和艺术表达,将内心的情感与外部世界融合,展现出诗人的审美观点。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