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少休沐,建礼省文书
夜漏行人息,归鞍落日馀。
悬知三五夕,万户千门辟。
夜出曙翻归,倾城满南陌。
陌头驰骋尽繁华,王孙公子五侯家。
由来月明如白日,共道春灯胜百花。
聊看侍中千宝骑,强识小妇七香车。
香车宝马共喧阗,个里多情侠少年。
竞向长杨柳市北,肯过精舍竹林前。
独有仙郎心寂寞,却将宴坐为行乐。
傥觉忘怀共往来,幸沾同舍甘藜藿。
拼音版原文
(
注释
承明:指皇帝的宫殿,这里代指宫中生活。休沐:休息,古代官员每五天休息一次,称为‘休沐’。
建礼: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处理政务的地方。
行人息:行人停止活动,指夜深人静。
归鞍:归途中的马匹。
三五夕: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万户千门:形容房屋众多,人口稠密。
南陌:城南的道路。
七香车:装饰华丽、香气馥郁的女子乘坐的车辆。
喧阗:形容车马行人众多,声音嘈杂。
侠少年:豪爽仗义的年轻人。
长杨柳:长满杨柳的街道。
精舍:古代文人隐居或讲学的地方,此处指宁静的住所。
藜藿:野菜,代指简陋的食物。
翻译
在宫中很少休假,常常在建礼殿批阅公文。夜晚漏壶滴水声停息,骑马的人在夕阳下归去。
预料到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开门庆祝。
从夜晚到天明人们纷纷出行,全城的道路上人潮拥挤。
街头巷尾尽是繁华景象,王孙贵族和五侯之家尤其热闹。
自古以来月光明亮如同白昼,人们都说春夜的灯火胜过万花。
看看侍中的众多骏马,勉强认出小妾乘坐的香车。
香车宝马络绎不绝,其中多情的少年侠客尤为显眼。
争先恐后地在长杨柳和市北游玩,谁还会经过竹林前的静谧精舍呢?
唯有那位仙郎内心寂寞,他以独自静坐为乐。
如果能忘却烦忧与他交往,有幸能共享粗茶淡饭也心满意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都市的夜景图。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热闹非凡的夜市场面,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享受孤独的意境。
"承明少休沐,建礼省文书"一句,设定了时间背景,是在夜深人静之际,而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文学和文化的滋味。接着,"夜漏行人息,归鞍落日馀"两句,则描写了夜晚行人们逐渐安息,马笼上的日光残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活力的氛围。
诗中“悬知三五夕,万户千门辟”等句,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繁华与宁静并存的夜晚城市景象。"夜出曙翻归,倾城满南陌"则表达了诗人夜游的意愿,及对城市生活的观察。
下片“陌头驰骋尽繁华,王孙公子五侯家”等句,以更为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贵族子弟在街头巷尾的豪迈生活,以及他们的骄奢与享乐。"由来月明如白日,共道春灯胜百花"则是对这个夜晚景致的高度赞美,将它比作甚至超过了白日和百花竞妍。
接着,“聊看侍中千宝骑,强识小妇七香车”两句,以诗人的目光穿梭于人群之中,对贵族与才子的生活方式进行观察。"香车宝马共喧阗,个里多情侠少年"则揭示了一个充满爱情和激情的夜晚,年轻人们在这个场合中的活跃姿态。
最后,“竞向长杨柳市北,肯过精舍竹林前”等句,诗人似乎对这种繁华景象有所保留,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独有仙郎心寂寞,卻將宴坐為行樂"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名利。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城市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构建了一种既有热闹繁华,又不失超脱自在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