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好世间师柳惠,不须岩下问孙登
出处:《勉怀》
宋 · 杨时
纷纷于我未忘情,疏懒多应舍怨憎。
便好世间师柳惠,不须岩下问孙登。
便好世间师柳惠,不须岩下问孙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纷纷:形容世事纷扰复杂。未忘情:没有忘记对人世的关注。
疏懒:指疏远懒于参与。
师柳惠:以柳惠为榜样,柳惠是古代贤良的官吏。
岩下问孙登:典出《后汉书》,指寻求隐士孙登的智慧。
翻译
世间的纷纷扰扰我都未曾忘怀,对于纷争我选择疏远和淡然。即使做个像柳惠那样的人间师者就足够了,不必去山岩下探寻隐士孙登的答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所作的《勉怀》。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淡然处世的情怀。他说尽管别人对他有许多微词和怨恨,但他自己并不放在心上,也不去计较这些恩怨。诗中的“纷纷于我未忘情”表现了外界的议论和误解,而“我”则是不为所动,保持着一颗平和之心。
接下来,“疏懒多应舍怨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待这些负面情绪的态度,那就是舍弃,不再纠缠。这里的“疏懒”指的是别人的不屑一顾,而“我”则选择了宽容和释然。
第三句“便好世间师柳惠”,诗人提到了古代著名的隐者柳下惠,赞扬其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高尚品格。柳下惠是春秋时期的人,他曾被孔子推荐为鲁国的相,但他却选择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诗人通过提及柳惠,表达了自己对于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一句“不须岩下问孙登”,则是在说,无需特意去找那些隐士或高人询问世事,因为自己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里的“孙登”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隐者孙登,他也是一位选择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人物。
总体而言,这四句话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人通过对古代隐者的赞扬,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净自守、不染红尘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