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出处:《长安逢隐者》
唐 · 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
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
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
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征车:远行的车辆。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至:到达。
碾遍:辗过,走过许多地方。
六街:古代都城中主要的街道,这里泛指京城的街道。
尘:尘土,此处象征旅途的辛劳。
向此:在此地。
有营地:曾经是军队驻扎的地方。
忽逢:忽然遇到。
无事人:悠闲无事的人。
昔时:往昔,过去的时间。
颜:容颜,面貌。
未改:没有变化。
浮世:尘世,人间。
路多新:道路多有新的变化。
且:姑且,暂时。
脱衣:卸下装备或衣物,比喻放松心情。
沽酒:买酒。
终南山:中国名山,位于陕西省,这里代指自然美景。
欲春:即将迎来春天。
翻译
远行的车辆千里迢迢到达,碾过了京城六街的风尘。这里曾是军队驻扎之地,如今却遇到了闲适无事的人们。
往日的容颜未曾改变,世间的道路却是历经了许多新的变迁。
暂且脱下衣服换酒喝吧,终南山的春天即将来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长安城内的经历,开篇“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表现了车马穿梭、尘土飞扬的繁华景象。紧接着,“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则转换为行者偶遇一位隐逸之人,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境与前述热闹景象形成对比,引起读者的好奇。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这两句表明隐者外表平和,内心不为世事所动摇,而行者则感受到世事变迁,对比鲜明。最后,“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表现了诗人与隐者的相聚畅饮,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行者与隐者的偶遇,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