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声断续月光上,木榻幽深佛火明
出处:《赠识庸师》
明 · 释今回
远公栖隐杜柴扃,云木森森背古城。
居士少过谁结社,祖庭长住独持经。
磬声断续月光上,木榻幽深佛火明。
客邸逢君知旧识,一闻高论便心倾。
居士少过谁结社,祖庭长住独持经。
磬声断续月光上,木榻幽深佛火明。
客邸逢君知旧识,一闻高论便心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识庸师的僧侣的生活与修行环境,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诗中通过“远公栖隐杜柴扃”一句,将识庸师与东晋高僧慧远相提并论,暗示其隐居修行的高洁志向。接着,“云木森森背古城”描绘了识庸师所处环境的幽静与远离尘嚣,树木茂盛,仿佛与古老的城池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隔绝。
“居士少过谁结社,祖庭长住独持经”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识庸师的孤独修行生活,他或许不常与世俗之人交往,而是独自在祖庭中诵读经典,体现了佛教修行中的专注与内省精神。而“磬声断续月光上,木榻幽深佛火明”则通过声音与光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磬声与月光交织,木榻与佛火映照,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宗教色彩的画面。
最后,“客邸逢君知旧识,一闻高论便心倾”表达了诗人与识庸师相遇时的感慨,通过“高论”二字,不仅赞扬了识庸师的智慧与见解,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识庸师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识庸师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隐逸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