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绮语空能絮,酬答芳心总已灰
出处:《谨和老人赋梅》
宋 · 洪咨夔
寄得江南驿信来,窥林映水几枝开。
形容绮语空能絮,酬答芳心总已灰。
厌旧趋新和粉染,夺真弄假点酥裁。
纷纷儿女春风恼,却笑诗翁醉打隈。
形容绮语空能絮,酬答芳心总已灰。
厌旧趋新和粉染,夺真弄假点酥裁。
纷纷儿女春风恼,却笑诗翁醉打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寄:邮寄。得:收到。
江南:南方地区。
驿信:驿站的信件。
窥:偷看。
映:倒映。
绮语:华丽的语言。
絮:絮叨。
酬答:回应。
芳心:美好的心意。
灰:消逝,无望。
厌旧:厌倦旧爱。
趋新:追求新欢。
和粉染:用脂粉打扮。
夺真:混淆真实。
弄假:玩弄虚假。
酥:酥油。
裁:装饰。
儿女:年轻人。
春风:春天的风。
恼:烦恼,扰乱。
醉打隈:醉酒嬉戏。
翻译
收到江南驿站的书信,树林倒映水中,花儿几枝正开放。那些华丽的言辞徒有其表,回应美好的心意已成过往。
人们厌倦旧爱追求新欢,真假混淆,如同用酥油做装饰。
春风吹拂下,年轻人纷纷扰扰,我却笑诗人醉酒寻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谨和老人赋梅》,通过对江南驿信中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感受。首句"寄得江南驿信来"以江南的梅花象征远方的思念,传递出期待与惊喜之情。"窥林映水几枝开"描绘了梅花在林间水边悄然绽放的画面,清新雅致。
接下来的诗句"形容绮语空能絮,酬答芳心总已灰"运用比喻,将梅花的艳丽比喻为女子的言语,虽美丽动人,但诗人觉得其情感已如灰烬般冷却。"厌旧趋新和粉染,夺真弄假点酥裁"则批评了世间对梅花的过度修饰,失去了其自然的真实之美。
最后两句"纷纷儿女春风恼,却笑诗翁醉打隈",诗人以儿女们被春风吹动的烦恼,反衬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以"醉打隈"自嘲,流露出对世俗评价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梅花孤高品格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寓言人生世事,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虚伪矫饰的批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