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苍山掩翠娥,月明南浦起微波
出处:《过湘妃庙》
唐 · 许浑
古木苍山掩翠娥,月明南浦起微波。
九疑望断几千载,斑竹泪痕今更多。
九疑望断几千载,斑竹泪痕今更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古木:古老的树木。苍山:苍翠的山峦。
掩:遮掩。
翠娥:美丽的景色。
月明:明亮的月光。
南浦:南边的水湾。
微波:微微的波纹。
九疑:古代山名,象征远方或怀念的对象。
望断:遥望到极点,表示思念之深。
几千载:数千年的历史。
斑竹:一种有斑点的竹子,常用来象征哀愁或忠诚。
泪痕:泪迹。
今更多:如今更多。
翻译
古老的树木和苍翠的山峦遮掩着美丽的景色,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南边的水湾,泛起微微的波纹。经历了数千年的遥望,九嶷山的思念之情更加深沉,斑竹上的泪痕似乎也越来越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木参天、苍翠茂盛的山林景象,月光洒在南浦之上,波光粼粼。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景物,引出了对历史久远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九疑山脉连绵不绝,似乎与时间的长河相望而不能相接,流传了数千年的故事。而斑竹之上,留有往昔的泪痕,如今更是多了起来。
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也寄寓着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无限感慨。古木、苍山、月明南浦等意象,构成了一个既有壮丽之美,又不免令人生出许多思索的画面。而九疑望断、斑竹泪痕,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时光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