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抚景对苍茫,经时感飘忽全文

抚景对苍茫,经时感飘忽

明 · 林伯璟
独夜上高楼,越乡见明月。
鹤发映萱闱,蛾眉安桂阙。
抚景对苍茫,经时感飘忽
泪欲衣线沾,心将匣刀折。
潮平螺渚空,天远雁峰绝。
倚闾知暮频,问寝念晨缺。
爱日日难留,瞻云云易灭。
但愿蟾兔光,长照桑榆末。

鉴赏

这首诗以“望月楼为永伯杰赋”为题,由明代诗人林伯璟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望月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独夜上高楼,越乡见明月”,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独自登上高楼,望见了远方家乡的明月,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思乡的氛围。

接着,“鹤发映萱闱,蛾眉安桂阙”,通过“鹤发”和“蛾眉”的形象,分别象征老人和女子,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萱闱和桂阙则是古代对家庭的美称,此处暗含对家人的关怀与牵挂。

“抚景对苍茫,经时感飘忽”,诗人面对广阔无垠的景色,感慨时光的流逝,情感深沉而复杂。

“泪欲衣线沾,心将匣刀折”,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痛苦,仿佛泪水要浸透衣物,心绪如同折断的刀刃,形象生动。

“潮平螺渚空,天远雁峰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潮水退去,螺形的小岛显得空旷;天空遥远,大雁飞过的山峰已消失在视线之外,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倚闾知暮频,问寝念晨缺”,“闾”指门,这里借指家门,诗人倚靠在家门前,频繁地思念着家人;“寝”指睡觉的地方,诗人又在想念着家中的日常起居,表达了对家的深切依恋。

“爱日日难留,瞻云云易灭”,诗人感叹美好时光难以留住,仰望云彩,却也容易消散,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但愿蟾兔光,长照桑榆末”,诗人寄托希望于永恒的月光,愿它能长久地照亮人生的晚年,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