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稍听村田喧鼓笛,遥怜儿女欠衣裳全文

稍听村田喧鼓笛,遥怜儿女欠衣裳

宋末元初 · 方回
轧轧箯舆猎晓霜,孤征无复共椒觞。
浮生物物身为累,垂老年年节是常。
稍听村田喧鼓笛,遥怜儿女欠衣裳
于潜西上王干路,苦忆茅柴白酒香。

注释

轧轧:形容车轮滚动的声音。
箯舆:竹制的车子。
孤征:孤独的行程。
椒觞:用椒末调和的酒,古人常在节日或宴会上饮用。
浮生:指短暂而无定的生活。
垂老:形容接近老年。
村田:乡村田野。
欠衣裳:衣物不足,指贫困。
王干路:地名,可能指具体的道路。
茅柴白酒:用茅草烧制的酒,味道醇厚。

翻译

清晨的寒霜中,车轮滚动发出轧轧声,独自出行不再有共饮椒酒的同伴。
世间万物都成为生活的牵累,步入垂暮之年,节日的习俗依然如常。
远处村落的鼓笛声隐约可闻,心中挂念的是孩子们缺衣少穿的情景。
我向着于潜西边的王干路进发,深深怀念那里的茅柴白酒的醇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寒冷早晨独自踏上征途的凄凉情景。首句“轧轧箯舆猎晓霜”生动地刻画了清晨车轮碾压积雪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阴冷萧瑟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孤独和艰难的行旅状态。紧接着“孤征无复共椒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日欢聚时光的怀念,"椒觞"指的是古代宴席上用来装酒的器具,这里喻指昔日的美好时光。

“浮生物物身为累”一句则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个人的渺小无力的感慨。"垂老年年节是常"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易逝的无奈与哀叹。

接下来的“稍听村田喧鼓笛”转换了情境,诗人开始聆听远处传来的农村乐声,这不仅展示了乡间的热闹,也反衬出诗人的孤寂。"遥怜儿女欠衣裳"则是诗人对远方家中儿女的思念,他们或许还在为温暖的衣物而担忧。

最后,“于潜西上王干路,苦忆茅柴白酒香”两句,诗人提及了自己行走在古道上,对往昔岁月中的简单享乐,如茅柴熏制的食物和纯净的白酒,而产生了深刻的怀念。这里的“苦忆”表达了一种无法释怀的情感。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外征途中对于生活、家国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