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
出处:《上书乞再任冲佑》
宋 · 陆游
虬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
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
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
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
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
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
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
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虬枝:粗壮的枝干。藤:藤蔓。
方屋:方形的小屋。
九寸帽:极小的帽子。
著:安置。
归寄:寄托。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发未燥:头发还未干涩。
高标:高尚品格。
揖:行礼。
迫迟暮:逼近晚年。
要足:足够。
万念空:一切杂念消散。
河卷扫:河水冲刷。
幔亭云:幔亭山的云。
散人:隐士或闲散之人。
翻译
粗壮的枝干有六尺长,像一顶只有九寸宽的小帽。在人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我选择回归山水,寄托我的傲骨。
耳边仿佛听到陶渊明的声音,即使头发还未干涩时我就明白人生道理。
我的高尚品格无人能及,转眼间已到了七十岁。
明亮的窗户下放置着佛经的龛座,深室里供奉着炼丹的炉灶。
虽然临近晚年,但只要生活如以往般美好就足够了。
心境悠然,一切杂念消散,如同河水冲刷般畅快。
向幔亭云传去我的话语,以散人的身份行礼致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上书乞再任冲佑》,以虬枝藤和方屋帽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独特见解和个人志向。首句“虬枝六尺藤”形象地描绘了坚韧不屈的自我,而“方屋九寸帽”则暗示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他感叹在人间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更愿意将自己寄托于山水之间,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人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感慨时光匆匆,自己已届七十高龄。他在居所中设立佛经龛和炼丹灶,表明他对精神修养的重视,即使身处晚年,也希望能保持平生的好习惯。
最后,诗人以“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表达心境的开阔与超脱,对未来的期待中带着洒脱。他向幔亭云寄语,自称为“散人”,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逍遥之态。整首诗体现了陆游的个性与追求,以及他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