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灵无此识,上智炳机先
出处:《挽秦国夫人 其四》
宋 · 李流谦
伴涣方兴日,忧危未决前。
伪书知莽诈,新历断周延。
冰作群疑泮,风从一语传。
龟灵无此识,上智炳机先。
伪书知莽诈,新历断周延。
冰作群疑泮,风从一语传。
龟灵无此识,上智炳机先。
注释
伴涣:变革兴起。方兴:刚刚兴起。
忧危:忧虑和危险。
未决:还未解除。
伪书:虚假的书信。
知:揭露。
莽诈:王莽的欺诈。
新历:新的历法。
断周延:预示周朝终结。
冰:坚冰。
群疑:众多疑惑。
泮:消融。
风:谣言或疾风。
一语:一句真话。
龟灵:智慧如龟。
无此识:无法理解。
上智:高明的人。
炳机先:洞察先机。
翻译
正当变革兴起之时,忧虑和危险还未解除。虚假的书信揭露了王莽的欺诈,新的历法预示着周朝的终结。
坚冰因一句真话而消融,谣言如同疾风迅速传播。
智慧如龟的古人也无法理解,唯有高明的人才能洞察先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流谦的《挽秦国夫人》之四,属于悼亡怀古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和历史人物的回忆与哀思。
"伴涣方兴日,忧危未决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转折点的感慨。在这里,“伴涣”指的是历史的变迁,"方兴日"则暗示着一段时光的开始。而“忧危”和“未决”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与担忧。
"伪书知莽诈,新历断周延。" 这两句具体指出了历史上的事件,即伪造文献以欺骗后世,以及改换年号来标志政权更替的做法。“伪书”可能是指篡夺者为了合法化自己的统治而编写的假史料,“莽诈”则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造反时所称“伪书”,意图煽动民心。"新历断周延"则可能是说某个朝代结束,另一个开始。
"冰作群疑泮,风从一语传。" 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比喻历史事件的迅速传播和深远影响。“冰作”形容事态紧急,“群疑泮”则指的是普遍存在的困惑与迷茫。而“风从一语传”则说明了信息的快速传播。
"龟灵无此识,上智炳机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智慧的赞美。“龟灵”象征着长寿和智慧,“无此识”意味着现代人难以理解这些智慧。而“上智”则指的是最高的智慧,"炳机先"则强调这种智慧超乎常人,能够预知未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时光易逝以及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