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全文

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出处:《咏史十一首 其十
唐 · 李华
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
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
曹伯任公孙,国亡身不存。
社宫久芜没,白雁犹飞翻。
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
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翻译

蜀国的君主倚重诸葛亮,他的功劳高,名声也显赫。
他带领着众多士兵,目光严厉地注视着中原大地。
曹操任命公孙瓒,但国家灭亡后他自己也不得善终。
祭祀土地神的社宫早已荒废,只有白雁还在飞翔。
不要只说君臣关系和谐,就能拯救百姓。
治理蜀国确实不容易,而曹操的事迹难以再讨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作品,名为《咏史十一首·其十》。通过鉴赏,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所展现出的深刻情感和独特视角。

诗的开篇“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直接点明了蜀汉的君主刘备与其重要辅佐诸葛亮的关系,强调了他们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智谋和忠诚被后世广泛传颂。

紧接着,“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描绘出蜀汉军队强盛的一幕,通过诸葛亮“怒目”凝视中原的形象,表达了对统一天下的坚定决心和不懈追求。

然而,诗人的笔锋很快转向另一历史人物:“曹伯任公孙,国亡身不存。”这里提及的是东汉末年的权臣曹操及其后人。曹操虽然在生前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但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其子孙也未能延续其基业,反而是国家的灭亡和个人生命的丧失。

“社宫久芜没,白雁犹飞翻。”则是一幅描绘时光流逝、历史遗迹的画面。社宫代表古代祭祀的地方,长期荒废成为空壳,而白雁依旧在这里飞翔,这个意象传达了一种历史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关系的反思,认为并非所有君臣之间的合作都能拯救民众,蜀汉和曹魏的情况各异,不可一概而论。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深刻见解,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独到认识和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