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月到人携榼,蘋末风来客解襟
出处:《清胜亭》
宋 · 黄裳
灵源来处乱云深,回抱华亭惬我吟。
窥影冷光天上面,入怀清气水中心。
桥头月到人携榼,蘋末风来客解襟。
秣马台前聊遣兴,寸阴何惜与登临。
窥影冷光天上面,入怀清气水中心。
桥头月到人携榼,蘋末风来客解襟。
秣马台前聊遣兴,寸阴何惜与登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悟。首先,“灵源来处乱云深,回抱华亭惬我吟”两句,以“灵源”起笔,暗示了源头活水般的清新与生机,而“乱云深”则营造出一种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氛围。接着,“回抱华亭”不仅描绘了山势的蜿蜒曲折,也隐喻了诗人情感的回旋与共鸣,而“惬我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此景中得到的心灵满足与愉悦。
接下来,“窥影冷光天上面,入怀清气水中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清冷而纯净的意境。诗人仿佛能从天空中窥见一丝冷冽的光芒,而心中则充满了来自水中的清新之气,这种内外呼应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桥头月到人携榼,蘋末风来客解襟”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月光照在桥头,人们带着酒榼(盛酒的器具)悠然自得,而微风吹过蘋草的边缘,似乎为客人解开了束缚,释放了心灵的自由。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的美,更有生活情趣的流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秣马台前聊遣兴,寸阴何惜与登临”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忙碌之中,仍不忘寻找片刻的宁静与乐趣,通过登高望远,寄托自己的情怀与理想。这里的“寸阴何惜”,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但诗人却愿意珍惜每一刻,去欣赏、去感受这世界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