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芦叶底秋将老,白羽书中病未痊
出处:《瓜洲阻风》
宋 · 宋伯仁
狂风未许放归船,借得僧房半榻眠。
落雁影收帆脚外,怒涛声到枕头边。
黄芦叶底秋将老,白羽书中病未痊。
传语将军多著力,扬州不比旧家年。
落雁影收帆脚外,怒涛声到枕头边。
黄芦叶底秋将老,白羽书中病未痊。
传语将军多著力,扬州不比旧家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狂风:猛烈的风。未许:不允许。
归船:回家的船。
僧房:僧人居住的地方。
半榻:半张床。
落雁:南飞的大雁。
帆脚:船帆的边缘。
怒涛:汹涌的波涛。
枕头边:靠近枕头的位置。
黄芦叶:黄色的芦苇叶子。
秋将老:秋天即将过去。
白羽书:白色的信件,古代常用以传递信息。
病未痊:病情还未痊愈。
传语:传达消息。
将军:指上级或有权势的人。
多著力:加倍努力。
扬州:地名,古代繁华之地。
旧家年:过去的美好时光。
翻译
狂风不允许归船靠岸,我在僧房借得半张床暂时栖身。大雁的身影消失在船帆之外,汹涌的涛声直入枕边。
秋天已在黄芦叶中显露老态,我手中的白羽书信病情仍未好转。
请转告将军,要加倍努力,因为现在的扬州已非往昔岁月可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被迫滞留的旅途感受。开篇"狂风未许放归船",便设定了一个被大自然力量所制约的情境。随后"借得僧房半榻眠",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强烈风暴面前,无奈之下寻找一处避难之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无助,也反映出古代旅行者在恶劣天气下的艰辛状况。
"落雁影收帆脚外,怒涛声到枕头边"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风暴的猛烈与诗人内心的不安。"落雁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延误,而"怒涛声到枕头边"则使得读者感受到那种在狂风巨浪中难以入眠的心境。
下片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黄芦叶底秋将老"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旅途未尽的无奈和忧伤。而"白羽书中病未痊"则暗示着诗人心中的哀愁与身体上的不适,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旅途劳顿所致。
最后两句"传语将军多著力,扬州不比旧家年",则转向外界的传言和内心的情感波动。"传语将军多著力"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力量或支持的期待,而"扬州不比旧家年"则是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扬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对诗人而言显然承载着不同的记忆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交加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