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全文

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

出处:《赠康叟
唐 · 白居易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

拼音版原文

shíqínwēnglǎoguīnánbīntàishǒuhán

zàisānliánfēitiānbǎomínjiànjiàn

注释

八十:指年龄为八十岁。
秦翁:秦地的老者,此处指老人。
老不归:年老还没有回家。
南宾太守:南宾的地方长官,即太守。
乞寒衣:请求提供冬天的衣物。
再三:多次,表示强调。
怜汝:怜悯你。
非他意:不是其他的意思。
天宝:唐玄宗年号,此处指唐朝末期。
遗民:战乱后遗留下来的老百姓。
见渐稀:渐渐变得稀少。

翻译

八十多岁的秦地老人还未回乡,南宾的太守请求提供御寒的衣物。
再三怜悯你并非其他的意思,天宝年间的遗民已经越来越少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名为《赠康叟》。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老者深切的同情之心和对时世变迁的感慨。

“八十秦翁老不归”,此句描绘了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虽然岁月悠长,但依旧未能返回故土。"秦翁"指代秦地(今陕西一带)之人,这里用来形容这位老者。"不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老者命运的感慨。

“南宾太守乞寒衣”,此句写的是在南宾任职的太守(地方官员)请求为这位老者提供御寒之物。这一行为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对待老者的态度,既有礼遇之意,也透露出生活艰辛。

“再三怜汝非他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老者的深切同情,并非一般的慈善心怀,而是发自内心的怜悯。"非他意"则暗示这种关怀并非只是形式上的表示。

“天宝遗民见渐稀”,最后一句写的是时光流转,昔日繁华如今已不再,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的遗民越来越少。这句话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往美好时代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老者命运的描绘,以及对天宝时期遗民渐稀的感慨,表现了白居易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