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魂来秋月下,秦淮骨在暮云间
出处:《度岭赠闺人》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双双抱子度梅关,三妇空将二妇还。
大别魂来秋月下,秦淮骨在暮云间。
儿孤自逐黄泉母,人老难当白玉鬟。
到日高堂应涕泪,好持鱼鲙更承颜。
大别魂来秋月下,秦淮骨在暮云间。
儿孤自逐黄泉母,人老难当白玉鬟。
到日高堂应涕泪,好持鱼鲙更承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孩子的生活艰辛与情感纠葛。首句“双双抱子度梅关”,以“双双”反衬出丈夫不在的孤独,通过“度梅关”这一动作,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跨越困难的决心。接着,“三妇空将二妇还”,表达了女子在丈夫去世后,面对家庭责任的沉重压力,以及对已故丈夫的思念之情。
“大别魂来秋月下”,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女子在秋月下怀念亡夫的情景,大别山的魂魄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哀思。“秦淮骨在暮云间”,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秦淮河畔的景象与女子内心的凄苦相互映照,强化了主题。
“儿孤自逐黄泉母”,写出了女子为了孩子不得不坚强地活下去,仿佛自己也踏上了黄泉之路,体现了她对孩子的深爱与牺牲精神。“人老难当白玉鬟”,则表达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女子容颜老去,但心中的痛苦与思念却难以消减。
最后,“到日高堂应涕泪,好持鱼鲙更承颜”,预示着女子将来回到家中,面对父母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父母的愧疚,也有对他们理解和支持的感激。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