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逊承虞治,讴歌与启贤
出处:《太上皇帝挽诗 其一》
宋 · 王炎
揖逊承虞治,讴歌与启贤。
御图才五载,垂统可千年。
明有重离继,高居太极先。
四朝三内禅,盛美古无传。
御图才五载,垂统可千年。
明有重离继,高居太极先。
四朝三内禅,盛美古无传。
注释
揖逊:谦让、恭敬地交接权力。虞治:虞舜时期的治理,象征着贤明的统治。
垂统:传承的帝位或统治权。
千年:形容时间长久,这里指帝位的长久延续。
重离继:双重太阳的继承,可能指后继者的杰出和众多。
太极先:极高的地位,可能指天子或最高统治者的象征。
内禅:帝王将帝位禅让给家族内部成员。
盛美:盛世的美名。
翻译
谦恭地继承虞舜的治理,民众歌颂并推崇贤能的接班人。他在位仅五年,但传承的帝业有望延续千年。
光明的时代有双重太阳般的继承者,他位居最高境界的首位。
历经四个朝代,三次禅让帝位,这种盛世景象在古代历史上从未有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炎所作,名为《太上皇帝挽诗(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赞美宋太宗赵炅,即“太上皇帝”的治国才能和贤明品质。
首句“揖逊承虞治”中的“揖逊”,意指古代圣君尧舜的德行;“承虞治”则是继承大禹(虞舜)之法,表达了对宋太宗赵炅施政才能的赞誉。紧接着,“讴歌与启贤”,则是在描绘帝王不仅能治理国家,还能启迪后世贤才。
“御图才五载,垂统可千年”这两句表达了对宋太宗在位短暂却留下深远影响的赞美。其中,“御图”指的是皇帝亲自绘制或批准的图画,这里代表着皇权的象征;“才五载”则暗示宋太宗在位时间不长,但他的统治基础可以传承千年。
接着,“明有重离继,高居太极先”,诗人赞美宋太宗能够继承前代文化遗产并加以光大,同时也强调了他在国家最高权力位置上的杰出贡献。其中“明有”意味着明白显示;“重离”指的是历史的沉重与分界线;“高居太极先”则象征着帝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领先于众。
最后,“四朝三内禅,盛美古无传”,表达了对宋太宗及其前几个朝代皇帝统治时期的高度评价。其中“四朝”指的是从赵匡胤开创的宋朝到此时为止的几代;“三内禅”则可能是指宋太宗在位期间多次进行祭祀或典礼,以示其德政和对国家安定有重大贡献;“盛美古无传”强调了这些成就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首诗通过对宋太宗治国理念、文化传承及政治成就的高度评价,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帝制思想和个人崇拜之情。王炎在这首挽诗中,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士大夫对皇权的认同与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