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欲换疏更度,岩桂先知海国春
出处:《沅溪除夕》
明 · 区怀年
愁踵星霜老葛巾,几堪垂暮戒劳薪。
乱离不损溪山客,畸贱还同草莽臣。
天际碧云閒梦虑,枕边华发倦风尘。
年光欲换疏更度,岩桂先知海国春。
乱离不损溪山客,畸贱还同草莽臣。
天际碧云閒梦虑,枕边华发倦风尘。
年光欲换疏更度,岩桂先知海国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除夕之夜的感慨与思绪。首联“愁踵星霜老葛巾,几堪垂暮戒劳薪”中,“愁踵”表达了内心的沉重与忧虑,“星霜”暗喻岁月的流逝,“老葛巾”则暗示了诗人朴素而略显落魄的生活状态。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荏苒、年岁渐长的无奈与感慨。
颔联“乱离不损溪山客,畸贱还同草莽臣”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溪山客”与“草莽臣”形成对比,前者指自然中的隐逸之士,后者则是地位低下的臣子。诗人以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乱世,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并未减损,同时也不愿屈身于权贵之下,保持了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颈联“天际碧云閒梦虑,枕边华发倦风尘”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与内心深处。碧云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閒梦虑”则表明这种憧憬是平静而深思熟虑的。同时,诗人也借“华发”与“倦风尘”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人生疲惫的感慨。
尾联“年光欲换疏更度,岩桂先知海国春”以自然界的更迭来比喻人生的变迁。岩桂(桂花)在冬季依然能感知春天的到来,象征着诗人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精神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境遇、自然景观以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价值的坚守与对自然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