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常被山翁笑,求名岂如此全文

常被山翁笑,求名岂如此

出处:《山中效陶
唐 · 曹邺
落第非有罪,兹山聊归止。
山猿隔云住,共饮山中水。
读书时有兴,坐石忘却起。
西山忽然暮,往往遗巾履。
经时一出门,兼候僮仆喜。
常被山翁笑,求名岂如此
齿发老未衰,何如且求己。

拼音版原文

luòfēiyǒuzuìshānliáoguīzhǐ

shānyuányúnzhùgòngyǐnshānzhōngshuǐ

shūshíyǒuxīngzuòshíwàngquè

西shānránwǎngwǎngjīn

jīngshíchūménjiānhòutóng

chángbèishānwēngxiàoqiúmíng

齿chǐlǎowèishuāiqiěqiú

注释

落第:科举考试未中。
兹山:这座山。
聊归止:暂且停留。
山猿:山中的猿猴。
共饮:一起喝水。
山中水:山泉水。
坐石:坐在石头上。
忘却起:忘记起身。
遗巾履:遗忘衣物。
出门:走出门。
兼候:顺便。
僮仆喜:仆人欢喜。
山翁:山野老翁。
求名:追求名声。
岂如此:难道这样。
齿发:年岁和头发。
老未衰:并未衰老。
何如:不如。
求己:自我提升。

翻译

落第并非罪过,暂且在此山栖息。
山中的猿猴隐于云端,我们共享山泉饮水。
读书时兴致勃勃,坐在石头上忘了起身。
傍晚西山笼罩,常常落下衣帽。
偶尔出门走动,只为仆童欢颜。
常被山野老翁嘲笑,这样追求名声可不好。
年纪虽大但精神不衰,不如先自我完善。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在开篇,诗人提出“落第非有罪”,说明他对于科举考试不以成绩为然,不认为失败就是罪过。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接着,“兹山聊归止”表明诗人选择回到山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山猿隔云住,共饮山中水”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山猿(即山中的猿猴)与诗人一同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而且还一起喝着山中的清泉。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生活理念。

“读书时有兴,坐石忘却起”则展现了诗人的阅读乐趣,他在山中读书时会完全沉浸其中,以至于坐在石头上时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状态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西山忽然暮,往往遗巾履”则描绘了一种意外发现美景的情形。诗人在西山行走时,不经意间到了傍晚,他常常会忘记带上自己的头巾和鞋子,这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体现了他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

“经时一出门,兼候僮仆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享受。即使是短暂地走出家门,他也会等待着那些能够理解和分享他快乐的心灵伴侣。

“常被山翁笑,求名岂如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功名观点的一种自嘲。他常常被居住在山中的老者所笑谈,因为他们认为追求名利并非生活的全部意义。

最后,“齿发老未衰,何如且求己”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生命价值和精神追求的坚持。尽管牙齿和头发都已渐渐变白,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追求,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独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知识与心灵自由的深刻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明志。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