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步入梵宫路不迷,四山高插与天齐全文

步入梵宫路不迷,四山高插与天齐

明 · 张嗣纲
步入梵宫路不迷,四山高插与天齐
龙头石吐飞泉冷,雉尾云生落木低。
牧笛吹残村犊稳,禅经听罢野猿啼。
止戈幸得逢僧话,回首东山月满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鹏东山寺的周日贞招饮之行中所见的景致和内心感受。首联“步入梵宫路不迷,四山高插与天齐”开篇即以“梵宫”点出寺庙的庄严,而“四山高插与天齐”则展现了山寺的雄伟壮观,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龙头石吐飞泉冷,雉尾云生落木低”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龙头石上的飞泉给人以清凉之感,雉尾云则仿佛是山林间飘动的轻纱,与低垂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结合的和谐美。

颈联“牧笛吹残村犊稳,禅经听罢野猿啼”转而描写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牧童悠扬的笛声伴随着安稳吃草的小牛,与之后禅经听罢后野猿的啼叫形成了动静之间的转换,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也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影响。

尾联“止戈幸得逢僧话,回首东山月满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在寺庙中与僧人交谈,使得诗人得以暂时放下世俗的纷扰,心灵得到了净化。最后,诗人回望东山,月光洒满溪流,这一景象不仅美丽,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在此境遇下的内心体验,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美景的和谐共存,以及寻求心灵宁静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