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瑾瑜耻自衒,谁知是奇宝全文

瑾瑜耻自衒,谁知是奇宝

清 · 戴亨
世何爱桃李,桃李多妖姿。
世何爱杨柳,杨柳多柔枝。
妖姿易消灭,柔枝易摧折。
遑复计岁寒,相见成怿悦。
华言互相倾,欺妄联同声。
赋性苟木讷,噂沓憎无能。
文词贵朴老,今人竞佻巧。
瑾瑜耻自衒,谁知是奇宝
归去东海头,涤荡祛隐忧。
学品唯自信,努力事姱修。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感慨与反思。开篇以桃李、杨柳的妖娆与柔弱比喻社会上那些易于被欣赏、却也易于被摧折的品质或人才。接着,诗人指出这些“妖姿”和“柔枝”容易消逝,暗示了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对真正价值的忽视。

“华言互相倾,欺妄联同声。”这两句描绘了社会中虚假言论盛行,人们为了迎合而相互吹捧,甚至不惜编造谎言的现象。诗人对此表示忧虑,认为这种风气不利于真实价值的体现。

“赋性苟木讷,噂沓憎无能。”这里诗人批评了社会对朴实、不善言辞之人的偏见,认为他们常常受到误解和排斥。这反映了社会对个性和真实性的压抑。

“文词贵朴老,今人竞佻巧。”诗人强调了文风应追求质朴与老练,反对现今社会中追求华丽辞藻的风气。这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中真实情感表达的重视。

“瑾瑜耻自衒,谁知是奇宝。”通过对比瑾瑜(美玉)的珍贵与自我炫耀的行为,诗人表达了对真正价值被埋没的遗憾,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和珍惜真正的宝藏。

最后,“归去东海头,涤荡祛隐忧。学品唯自信,努力事姱修。”诗人鼓励友人回归内心,远离世俗的纷扰,坚持自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养来提升自己。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诗人自身价值观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清代社会中的一些弊病,如浮夸、虚伪、对真实价值的忽视等,并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风气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