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相望隐侯乡,犹共碧霄端正面
出处:《次韵曹子方对雪以诗见招观灯》
宋 · 毛滂
柳外东风旗影转,身远鸣珂心想见。
碧瓦朱楼不夜城,走马插花春一片。
锦靴玉带簇金鞍,回雪惊鸿都转旋。
我书细字对短檠,油尽灯昏月窥研。
那知研节有七盘,但课旧书须百遍。
病骨烦招愧后车,新诗乞与书团扇。
明年相望隐侯乡,犹共碧霄端正面。
碧瓦朱楼不夜城,走马插花春一片。
锦靴玉带簇金鞍,回雪惊鸿都转旋。
我书细字对短檠,油尽灯昏月窥研。
那知研节有七盘,但课旧书须百遍。
病骨烦招愧后车,新诗乞与书团扇。
明年相望隐侯乡,犹共碧霄端正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旗影:旗帜的影子。鸣珂:马铃声。
碧瓦朱楼:形容华丽的建筑。
走马插花:形容春天景色繁盛。
回雪惊鸿:形容舞姿轻盈如鸿雁飞回。
短檠:小型的灯台。
研节:研磨墨石的层次。
课旧书:研读旧书。
病骨:形容身体病弱。
书团扇:在扇面上写字。
隐侯乡:隐居的地方。
碧霄:青天。
翻译
柳树之外,东风吹动旗帜飘摇,身处远方,只听见马铃声,心中思念着你。碧绿的琉璃瓦,红色的高楼,不夜之城灯火通明,春天的气息如同插花般繁盛。
华丽的锦靴配以玉带,簇拥着金光闪闪的马鞍,舞者如惊鸿般轻盈旋转。
我在灯下细笔书写,油尽灯芯暗淡,只有月光映照在研磨的墨石上。
却不知研磨的墨石有七层,读书需反复百遍才能深入理解。
病弱之躯,惭愧于你的召唤,新作的诗请求写在团扇上。
期待来年,在你隐居之地相见,我们仍能共同面对清朗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春夜赏灯时的心境和情感。开篇“柳外东风旗影转,身远鸣珂心想见”两句,以柳树和飘动的旗帜、遥远的马铃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碧瓦朱楼不夜城,走马插花春一片”描述了繁华夜市的热闹场景,人们在夜晚仍旧享受着节日的快乐,仿佛时光停滞,城市永无眠意。
“锦靴玉带簇金鞍,回雪惊鸿都转旋”则描绘了诗人观赏灯会时所见到的豪华装饰和马匹,以及雪花纷飞中人们的快乐嬉戏。
在“ 我书细字对短檠,油尽灯昏月窥研”中,诗人转向内心世界,细书字迹,直至灯油耗尽,月光下独自研读,这段落表现了诗人的学问和内在修养。
接下来,“那知研节有七盘,但课旧书须百遍”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学习的不懈努力,即便是复杂难解的内容,也要反复研读。
“病骨烦招愧后车,新诗乞与书团扇”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因年迈体弱而感到懊恼,同时也表达了希望继续创作诗歌,与友人分享的愿望。
最后,“明年相望隐侯乡,犹共碧霄端正面”展现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无论是在远方还是近在咫尺,都能与心之所向共同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赏灯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流转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