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晓佩闻燕语,醉后春云梦楚腰
出处:《五月十二日退如生辰蒙以诗见示聊述二章奏报》
明 · 袁宏道
睡阑日影度疏寮,廿载君王罢早朝。
安石榴开红照地,御河水酿绿平桥。
花前晓佩闻燕语,醉后春云梦楚腰。
近日蒙庄通大旨,间烧藜火注逍遥。
安石榴开红照地,御河水酿绿平桥。
花前晓佩闻燕语,醉后春云梦楚腰。
近日蒙庄通大旨,间烧藜火注逍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退隐生活中的宁静与闲适,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宫廷生活的回忆与反思。
首联“睡阑日影度疏寮,廿载君王罢早朝”,开篇即以“睡阑”点出退隐后的悠闲时光,日影穿过稀疏的窗棂,暗示时间的流逝。接着,“廿载君王罢早朝”一句,既是对过往宫廷生活的回顾,也暗含对权力与忙碌的厌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安石榴开红照地,御河水酿绿平桥”,通过“安石榴”和“御河水”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红色的石榴花映照大地,绿色的河水倒映着平桥,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颈联“花前晓佩闻燕语,醉后春云梦楚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美好的感受。清晨,花前的佩饰与燕子的呢喃交织在一起,夜晚,醉酒后的梦境中仿佛出现了楚国女子的细腰,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
尾联“近日蒙庄通大旨,间烧藜火注逍遥”,引用了庄子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逍遥生活的追求。通过“间烧藜火”这一动作,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自在,也暗示了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与乐趣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从宫廷生活转向退隐生活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自由与内心平静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