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避谤何须求薏苡,去家不减食藦萝全文

避谤何须求薏苡,去家不减食藦萝

出处:《种仙茅
宋 · 李彭
闻说仙茅胜钟乳,移根远自西山阿。
岂独客来尘意少,更觉夜眠幽气多。
避谤何须求薏苡,去家不减食藦萝
候门稚子成群后,矍铄仍看马伏波。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种仙茅》。诗中描绘了诗人将仙茅从遥远的西山移植到仙茅胜地的过程,以及仙茅带来的宁静与幽深之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首句“闻说仙茅胜钟乳,移根远自西山阿”以仙茅与钟乳石进行对比,突出了仙茅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暗示了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仙茅被描述为从遥远的西山移植而来,这不仅体现了仙茅的珍贵,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探索精神。

接着,“岂独客来尘意少,更觉夜眠幽气多”两句,通过对比客人的到来与夜晚的静谧,强调了仙茅带来的宁静氛围。这里的“尘意”既指世俗的纷扰,也暗含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之情,而“幽气”则象征着仙茅所散发出的清新、神秘的气息,让人感到心灵的净化与安宁。

“避谤何须求薏苡,去家不减食藦萝”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薏苡和藦萝在这里都是象征性的植物,分别代表了避难和归隐的意向。诗人认为,无需刻意寻找避难之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来自于对自然的亲近与理解。

最后,“候门稚子成群后,矍铄仍看马伏波”两句以孩童的欢声笑语和历史人物马伏波的故事作为结尾,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保持宁静与乐观的态度是最重要的。马伏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此处借以表达即使在年老体衰之时,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茅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