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出处:《赠送从弟诗三首 其二》
魏晋 ·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山谷风景的诗,通过对松树与风声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苍茫与生命力的坚韧。
诗人以“亭亭山上松”开篇,描绘出一幅山上的松树高耸挺拔的画面。紧接着,“瑟瑟谷中风”则将视角转向深谷之中的秋风,传达了一种微妙而又明显的自然动静交织的氛围。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两句,不仅强化了前文对景物描绘的情感,更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生命力与大自然力量的赞叹。这里,“盛”字和“劲”字都用来形容风声和松枝,既表达了一种动态美,又映射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在接下来的“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中,诗人捕捉到了冬日景象中的另一个侧面——寒冷与静谧。这里,“冰霜”指的是结霜的景象,而“惨凄”则是对这景象所激发的情感之描述。“终岁常端正”,则表明了松树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着其坚守不屈的姿态。
最后,“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以哲理性的语言总结全诗。这里,“岂不罹凝寒”意味着自然界的冷酷与严峻,而“松柏有本性”则表达了生命体内天然而坚强的品质——即使在严冬中,也能保持自身的本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上松树和谷中的风声、寒霜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的不屈不挠,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坚守本性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