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且脱平津粟,谁忧长孺灰全文

且脱平津粟,谁忧长孺灰

出处:《郡斋多疾
宋 · 宋庠
歌召非周陕,袖黄谢汉台。
名将恩共忝,衰与疾俱来。
素发惭犀导,朱颜藉玉杯。
勋劳真索莫,出处尚徘徊。
且脱平津粟,谁忧长孺灰
淮阳安敢薄,卧治恐非才。

拼音版原文

zhàofēizhōushǎnxiùhuángxièhàntái

míngjiāngēngòngtiǎnshuāilái

cándǎozhūyánjièbēi

xūnláozhēnsuǒchūchùshàngpáihuái

qiětuōpíngjīnshuíyōuchánghuī

huáiyángāngǎnbáozhìkǒngfēicái

注释

歌召:歌声象征。
非周陕:非周秦盛世。
袖黄:衣袖上的黄色。
谢汉台:告别汉朝权力中心。
名将:著名将领。
恩共忝:共同享有荣誉。
衰与疾:衰老和疾病。
俱来:同时到来。
素发:白发。
犀导:犀角装饰的尊贵象征。
朱颜:红润的脸色。
藉玉杯:借酒消愁。
勋劳:功勋。
索莫:难以寻觅。
出处:进退。
徘徊:犹豫。
平津粟:官位的俸禄。
长孺灰:长者的失望。
淮阳:地名,指淮阳地区。
薄:轻视。
卧治:治理地方。
恐非才:恐怕没有才能胜任。

翻译

歌声召唤非周秦时代的繁荣,衣袖间黄旗谢幕汉朝舞台。
名将之誉共享荣光,衰老和疾病一同到来。
白发使我羞愧,如同犀角导引的尊贵不再,红颜只能借酒浇愁。
功绩无处寻觅,进退之间犹豫不决。
暂且放下官位的粮食,无人忧虑长者的心灰意冷。
怎能轻视淮阳之地,治理百姓我恐怕才疏学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处偏远的官署,健康状况不佳,同时也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痛苦和作者个人的忧虑。"歌召非周陕,袖黄谢汉台"表明作者并不在繁华的都城,而是在边疆的郡斋中,感慨于往日英雄的事迹。而"名将恩共忝,衰与疾俱来"则透露了作者对过去英勇将领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自己身心的疲惫。

"素发惭犀导,朱颜藉玉杯"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因病而显得面色苍白,头发未整,却仍旧以玉杯饮酒自遣。这种自我安慰的行为反映出一种无奈与淡泊的情怀。

接下来的"勋劳真索莫,出处尚徘徊"表达了作者对功绩和劳碌感到迷茫,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去向。"且脱平津粟,谁忧长孺灰"则是说尽管个人有脱困的机会,但仍旧担心那些普通百姓的命运,他们如同尘土一般脆弱。

最后两句"淮阳安敢薄,卧治恐非才"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医疗能力缺乏信心,担忧自己是否能够治愈疾病。整首诗通过对健康和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和他人的关怀,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在动荡时世中的内心世界和人文关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