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宅叶铺曾睡石,入朝灯照旧啼林
出处:《和寿中丞伤猿》
唐 · 李洞
遗挂朱栏锁半寻,清声难买恨黄金。
悬崖接果今何在,浅井窥星影已沉。
归宅叶铺曾睡石,入朝灯照旧啼林。
小山罢绕随湘客,高树休升对岳禽。
天竺省怜伤倍切,亲知宽和思难任。
相门恩重无由报,竟托仙郎日夜吟。
悬崖接果今何在,浅井窥星影已沉。
归宅叶铺曾睡石,入朝灯照旧啼林。
小山罢绕随湘客,高树休升对岳禽。
天竺省怜伤倍切,亲知宽和思难任。
相门恩重无由报,竟托仙郎日夜吟。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挂在朱红栏杆上的东西已经找寻不到了,清脆的声音也换不来深深的遗憾。曾经连接悬崖的果实如今何处?曾经映照浅井的星光已经消失。
回家的路上,落叶铺满了我曾枕过的石头;入朝时,灯火照亮了昔日哭泣的树林。
不再环绕小山,跟随湘江的游客,也不再攀爬大树,避开岳鸟的栖息。
在天竺寺,我更加深切地感到悲伤,亲朋好友的宽慰也无法承受。
身在显赫家族,恩情深重无法回报,只能寄托于诗篇,日夜吟咏。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名为《和寿中丞伤猿》。诗中的意境与情感十分丰富,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不舍。
"遗挂朱栏锁半寻,清声难买恨黄金。"
这里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庭院景象,朱栏上悬挂着半寻长的物品,这可能是某种装饰或者纪念品,而“清声”可能指的是流水或风铃之声,这些都不能买到心中的那份哀愁。
"悬崖接果今何在,浅井窥星影已沉。"
这两句转换了景象,诗人提及悬崖与果实,现在却不知它们的去向;而浅井中,星光已经隐没,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归宅叶铺曾睡石,入朝灯照旧啼林。"
诗人回到了家中,看到以前睡过的石头被落叶所覆盖;而在清晨,灯光依然照亮了那熟悉的啼林。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生活场景的怀念。
"小山罢绕随湘客,高树休升对岳禽。"
这里描写的是小山缭绕着行人,而高大的树木也不再向上生长,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期待。
"天竺省怜伤倍切,亲知宽和思难任。"
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理解,这份情感是温暖而宽厚的,但又带着一丝无奈和哀愁。
"相门恩重无由报,竟托仙郎日夜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用诗歌来报答友人的深情,却发现难以言表,只能将这份感情托付给日夜的吟咏之中。这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度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