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白祠前扫赤霞,大江明月走晴沙
出处:《得子与书寄赠四首时子与驻节句曲》
明 · 宗臣
贞白祠前扫赤霞,大江明月走晴沙。
天风吹落阳春曲,散作千门杨柳花。
天风吹落阳春曲,散作千门杨柳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寄语。
首句“贞白祠前扫赤霞”,以“贞白祠”为背景,巧妙地将祠堂的庄严与自然界的色彩融合在一起,“扫赤霞”不仅描绘了祠前天空中红霞满布的景象,也暗含着诗人对贞洁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的“大江明月走晴沙”,则将视线转向广阔的江面,明月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与远处的晴沙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动态美感的画面。这里,“走”字生动地表现了江水流动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转。
“天风吹落阳春曲,散作千门杨柳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天风,即自然界的风,它吹落了春天的乐章,让这美妙的旋律化作了漫天飞舞的杨柳花瓣。这一景象既是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也是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花瓣如同音符般飘散,落入千家万户,寓意着美好的情感和记忆被广泛传播,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景物的象征意义,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