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复有山,岂云非佳胜
出处:《贵阳山中杂兴》
清 · 李良年
有水复有山,岂云非佳胜。
昨来桥上眠,临流俯涓靓。
玉峡束江腰,红栏竹间映。
山矾落不扫,一夜没樵径。
忽破水禽栖,僧坊数声磬。
昨来桥上眠,临流俯涓靓。
玉峡束江腰,红栏竹间映。
山矾落不扫,一夜没樵径。
忽破水禽栖,僧坊数声磬。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良年的《贵阳山中杂兴(其三)》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静谧画面。首句“有水复有山”展现了山环水绕的自然风光,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优美。接着,“岂云非佳胜”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认为这里实为一处绝佳的胜境。
“昨来桥上眠,临流俯涓靓”描绘了诗人昨日在桥上休息,静静欣赏着流水潺潺,感觉水流轻盈而美丽。接下来,“玉峡束江腰,红栏竹间映”运用比喻,形容江流被两岸的山峦如玉带般环绕,而红色的栏杆则在翠竹间增添了几分色彩。
“山矾落不扫,一夜没樵径”写的是山矾树的落叶未被打扫,铺满了小径,显示出山林的宁静和无人打扰。最后两句“忽破水禽栖,僧坊数声磬”,以水鸟归巢和寺庙的磬声打破寂静,增添了山中的生动气息,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贵阳山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出清幽淡雅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