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争如太乙真人叶,往荡须弥绝顶秋全文

争如太乙真人叶,往荡须弥绝顶秋

宋 · 白玉蟾
道人身世已盟鸥,便好乘云御气休。
何足风波吾一点,盍思舟楫彼迷流。
从教水击三千里,别是烟飘十二楼。
松以碧涛成夜吼,山为翠浪接空浮。
初非孔圣乘桴志,薄类梁僧渡苇谋。
庐阜插篙空木末,武夷停棹尚岩头。
争如太乙真人叶,往荡须弥绝顶秋
昔者天孙失机石,我疑博望乃牵牛。
却无沧海桑田事,底用浮家泛宅愁。
个里且吹无孔笛,向人只下直针钩。
而今性水涵孤月,休遣禅河起一沤。
逝者如斯曾不返,凭谁为我问阳侯。

拼音版原文

dàorénshēnshìméngōu便biànhǎochéngyúnxiū

fēngdiǎnzhōuliú

cóngjiàoshuǐsānqiānbiéshìyānpiāoshíèrlóu

sōngtāochénghǒushānwèicuìlàngjiēkōng

chūfēikǒngshèngchéngzhìbáolèiliángsēngwěimóu

chāgāokōngtíngzhàoshàngyántóu

zhēngtàizhēnrénwǎngdàngjuédǐngqiū

zhětiānsūnshīshíwàngnǎiqiānniú

quècānghǎisāngtiánshìyòngjiāfànzháichóu

qiěchuīkǒngxiàngrénzhīxiàzhízhēngōu

érjīnxìngshuǐhányuèxiūqiǎnchánōu

shìzhěcéngfǎnpíngshuíwèiwènyánghóu

注释

盟鸥:比喻修行者与自然和谐相处。
乘云御气:指修炼者飞升成仙。
风波:世间的困难和变故。
舟楫:比喻引导或帮助他人。
太乙真人:道教中的神仙。
须弥:佛教中的大山,象征极高的境界。
博望:张骞的字,这里借指探索未知。
禅河:佛教中的禅定之心,如河流般平静。
阳侯:古代神话中的海神。

翻译

修行之人与海鸥结盟,适宜乘风御气无需停留。
何须在乎世间的波折,不如思考如何引导迷失的人们。
任由水浪冲击三千里的距离,那是十二楼的烟雾缭绕。
松涛在夜晚如碧海怒吼,山峦随翠绿的波浪浮动在空中。
并非孔子乘桴济世的决心,略似梁僧划苇过河的智慧。
庐山的竹篙只能插在树梢,武夷山的船桨还停在岸边。
哪比得上太乙真人的逍遥,驾舟荡漾在须弥山顶的秋天。
从前织女失落了机石,我怀疑那是否是牛郎的牵牛星。
没有沧海桑田的变化,又何必忧虑漂泊不定的生活。
在这儿吹奏无孔的笛子,面对他人只需直截了当。
如今心境如静水涵养孤月,别让禅心激起一丝波澜。
流逝的时光不再回头,谁能替我去问那江海之神阳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题仙槎寄呈王待制》。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遁世隐居的心境。

开篇“道人身世已盟鸥,便好乘云御气休。”此处,“道人”指的是修炼成仙之人,“盟鸥”则是比喻脱离尘世,像鸥鸟一样自由自在。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像这样的人乘坐云端、驾驭风霆,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宁静。

“何足风波吾一点,盍思舟楫彼迷流。”这里,“风波”象征着尘世的纷扰,而“我一点”则是指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清净无为,不受外界干扰。诗人的思想不再被世间的迷茫所困扰。

接下来,“从教水击三千里,别是烟飘十二楼。”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宏大的景象和超脱的心境。诗人将自己比作能够指挥江河湖海的神仙,将世间的高楼大厦视为轻烟。

“松以碧涛成夜吼,山为翠浪接空浮。”这里,松树和山峰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超脱尘世的象征,它们与天地共鸣,与自然合一,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初非孔圣乘桴志,薄类梁僧渡苇谋。”诗人自比为古代圣贤,不是孔子那样坐而论道,也不是梁武帝那样的渡过苇船,而是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

“庐阜插篙空木末,武夷停棹尚岩头。”这两句继续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选择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修行。

“争如太乙真人叶,往荡须弥绝顶秋。”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道教传说中的太乙真人,能够驾驭云气,翱翔于天地之间,体现了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昔者天孙失机石,我疑博望乃牵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不遇而生的遗憾,以及对于未来命运的迷茫和探索。

“却无沧海桑田事,底用浮家泛宅愁。”此处,“沧海桑田”出自《左传》,比喻世事变化无常。诗人表示自己不再为这些世间的事物所困扰,也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样为家宅而担忧。

“个里且吹无孔笛,向人只下直针钩。”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他用一种超脱的态度对待世俗事务,只是在山中吹奏着没有孔洞的笛子,对外界的纷争和是非持有超然的态度。

“而今性水涵孤月,休遣禅河起一沤。”这里,“性水”、“孤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宁静,而“休遣禅河起一沤”则是说不再让世间的烦恼打扰自己的心境。

最后,“逝者如斯曾不返,凭谁为我问阳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对未来命运的探寻。诗人似乎在询问时间的流逝,以及如何能找到那个能够解答自己心中疑惑的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强烈愿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