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尚高谈重方外,汉称半刺曰治中
出处:《送子敬赴潮倅七言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历监三郡无殊渥,饱阅千帆奈逆风。
晋尚高谈重方外,汉称半刺曰治中。
不惟守听廉丞语,所至民歌别驾功。
他日潮人感遗爱,祠槎溪老又祠公。
晋尚高谈重方外,汉称半刺曰治中。
不惟守听廉丞语,所至民歌别驾功。
他日潮人感遗爱,祠槎溪老又祠公。
注释
历监:历任。殊渥:特殊恩宠。
饱阅:经历很多。
奈:却。
逆风:逆向的风。
晋尚:晋朝崇尚。
高谈:高谈阔论。
重:看重。
方外:超脱世俗的人。
汉称:汉代称为。
治中:半官半隐者。
守听:听取。
廉丞:廉洁的官员。
所至:所到之处。
民歌:百姓歌颂。
别驾功:地方官的功劳。
他日:将来。
感遗爱:感念遗德。
祠:祭祀。
槎溪老:槎溪的老者。
祠公:祭祀你。
翻译
在多个郡任职并无特殊恩宠,经历无数船只却常遇逆风。晋朝崇尚高谈阔论,看重超脱世俗的人,汉代则称那些半官半隐者为治中。
不仅听取廉洁官员的意见,所到之处百姓都歌颂他的地方官功劳。
将来潮州人感念他的遗德,会祭祀槎溪的老者,也将祭祀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送子敬赴潮州七言二首(其二)》。通过鉴赏,我们可以窥见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远去潮州自然风光的赞美。
"历监三郡无殊渥" 表示诗人希望子敬在赴任途中能够顺利,三郡之地如同春雨般温润,没有任何阻碍。"饱阅千帆奈逆风" 则形象地描绘出子敬将会像看惯了成千上万的船只一样,即便面对逆风,也能勇往直前。
"晋尚高谈重方外,汉称半刺曰治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子敬的期望和赞扬,就像古代晋国的尚书、汉朝的司空两位贤臣一样,在政治上能够保持清廉正直。
"不惟守听廉丞语,所至民歌别驾功" 这两句则强调子敬不仅仅是在言行上守信守礼,而且在他到达的地方,他的政绩和美德都会被人们传颂,就如同他曾经担任过的“别驾”官职一样。
"他日潮人感遗爱,祠槎溪老又祠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祝愿:希望子敬在未来能够得到潮州人民的怀念和尊崇,就像祠祭古木中的神灵一样。这里“槎溪老”可能是指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诗人通过这种比较,强调了对子敬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友人的高看和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他对于古代贤臣美德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