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出料外,竟作沈海石
出处:《张时斋书生也坐穷以星学资身赠其远行》
宋 · 陈著
书生例饥困,世路方偪仄。
胡为乎此中,兀兀朝以夕。
问之俛而答,初意岂今日。
几年镫火窗,谓可生羽翼。
时事出料外,竟作沈海石。
寒谷春难回,涸辙水难激。
聊分星家波,食此一涓滴。
终然不自赡,拍案动远色。
江湖天风长,万里谁能絷。
姑以术资行,或者儒得力。
泰与否相除,剥与复消息。
要知穷非穷,当遇识者识。
胡为乎此中,兀兀朝以夕。
问之俛而答,初意岂今日。
几年镫火窗,谓可生羽翼。
时事出料外,竟作沈海石。
寒谷春难回,涸辙水难激。
聊分星家波,食此一涓滴。
终然不自赡,拍案动远色。
江湖天风长,万里谁能絷。
姑以术资行,或者儒得力。
泰与否相除,剥与复消息。
要知穷非穷,当遇识者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书生:读书人。偪仄:艰难、逼迫。
兀兀:形容焦虑不安。
镫火:油灯照明。
羽翼:比喻能力或成就。
沈海石:比喻陷入困境,像石头沉入海底。
寒谷:比喻困境或冷遇。
涸辙:干涸的沟渠。
星家波:微弱的星光,比喻微小的帮助。
泰与否:顺利与困难。
剥与复:剥削与恢复。
穷非穷:贫穷并非绝境。
识者识:有见识的人能识别和理解。
翻译
书生常遭遇困顿,世道又如此艰难。为何我会陷入其中,日夜焦虑不安。
他人询问时我低头回答,起初并未料到会有今天。
多年来在灯下苦读,期待能展翅飞翔。
然而世事出乎预料,我如今如同沉入海底的石头。
寒冷山谷中的春天难以复苏,干涸沟渠中的水无法激起波澜。
姑且分享微薄的星光,仅能饮此点滴甘霖。
终究无法自给自足,拍案而起触动远方的思绪。
江湖风雨无常,谁能束缚这万里行程。
或许技术能助我前行,或许儒家之道也能给予力量。
顺境逆境相互消长,剥削与复兴循环不息。
要知道贫穷并非绝境,只有遇到慧眼识英才明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生在困顿世路上的挣扎和转变。诗人以书生的视角,揭示了他起初对通过苦读期望提升自身,期待能像鸟儿般展翅飞翔的理想。然而,现实却出乎意料,他的才华如同沉入海底的石头,无法激起任何反响。面对困境,他只能勉强依靠占星术维生,微薄的收入难以自给。诗人感慨万分,意识到即使身处逆境,仍需保持信念,或许通过学术或儒学的力量,未来会有转机。他明白贫穷并非绝境,关键在于能否遇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和知识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