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愿了卧僧庵,清梦一月可全文

愿了卧僧庵,清梦一月可

出处:《赠刘朴生丈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丈人天机精,守骏用其跛。
行李地一周,严身无侍婐。
去岁江淮饥,急难蛾赴火。
愿了卧僧庵,清梦一月可
病中自观身,返照跏趺坐。
江海晚喧嚣,避地隐青琐。
不见疑天人,既见忘尔我。
行脚欲无毛,颇谓参净果。
我来分蒲团,衡门常反锁。

鉴赏

这首诗《赠刘朴生丈》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通过描述对友人的赞美与敬仰之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品格的深刻理解。

首句“丈人天机精,守骏用其跛”以“丈人”尊称友人,并以“天机精”赞扬其智慧与敏锐,同时用“守骏用其跛”比喻虽有缺陷但能坚守本心,展现出友人的独特魅力和坚韧品质。

接着,“行李地一周,严身无侍婐”描绘了友人周游各地,严格自律,不依赖他人,独立自主的形象,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立人格。

“去岁江淮饥,急难蛾赴火”则通过去年江淮地区饥荒时友人迅速前往救援的事迹,表现了友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敢与无私精神。

“愿了卧僧庵,清梦一月可”表达了友人希望在僧庵中度过一段清净的日子,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的愿望,体现了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病中自观身,返照跏趺坐”描述了友人在病中自我反省,通过冥想寻求心灵的净化,展现了其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自我成长的重视。

“江海晚喧嚣,避地隐青琐”则通过对比江海的喧嚣与友人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不见疑天人,既见忘尔我”进一步强调了友人超越世俗、超脱个人的境界,展现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行脚欲无毛,颇谓参净果”表达了友人追求修行、达到心灵纯净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其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最后,“我来分蒲团,衡门常反锁”则是诗人自述,表示愿意与友人一同分享修行的时光,以及对友人生活状态的认同与尊重,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品格、行为、愿望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