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衣线长在身,缝者骨已寒全文

衣线长在身,缝者骨已寒

出处:《纺车行
清 · 桂超万
江南多木棉,轻暖胜齐纨。
慈母勤夜纺,孤镫悬阑干。
皑皑洁白华,照见冰雪肝。
线断使复续,车毁使复完。
车影似明月,一轮何团团。
月轮四更落,车轮仍盘桓。
线影如银河,九折回波澜。
波澜无已时,得成布一端。
裁布制儿衣,卖布供儿餐。
儿食日二簋,母食日一箪。
儿身著新袄,母身芦衣残。
时纺时课读,画荻呼儿看。
计偕儿北行,拜别具儒冠。
门外牵儿裾,十指尽成瘢。
不畏操作苦,翻畏关山难。
母心如飞毂,母手如转丸。
病亟床蓐冷,还虑儿身单。
命取车上线,缝衣寄长安。
衣线长在身,缝者骨已寒
仿佛梦魂中,轧轧声未阑。
秋林听络纬,飞鸣犹悲酸。
酸风吹泪雨,此泪何时乾。

鉴赏

这首清代桂超万的《纺车行》描绘了江南母亲辛勤纺织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诗中通过“慈母勤夜纺”、“线断使复续”、“车影似明月”等细节,刻画了母亲为了孩子的生活,不顾辛劳,夜以继日地操作纺车,形象生动。母亲的付出从衣物制作到生活的供给,从“儿身著新袄”到“母身芦衣残”,对比鲜明,感人至深。

诗中“儿食日二簋,母食日一箪”揭示了家庭生活的艰辛,而“门外牵儿裾,十指尽成瘢”则直接展示了母亲为孩子付出的代价。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超越了物质的困苦,她“不畏操作苦,翻畏关山难”,忧虑的焦点始终是孩子的安危。

最后,“衣线长在身,缝者骨已寒”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自我牺牲,即使在病重之际,仍不忘为孩子缝制衣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分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诗人对这种亲情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