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谷口翁,一笑辋川路
出处:《寄樊上友人》
宋 · 张埴
凤凰览德辉,鷾鸸恋庭宇。
吟诗已戴白,未能参此语。
百川谷口翁,一笑辋川路。
桃红杨柳绿,莺歌蝴蝶舞。
春风吹野水,饮客如渴虎。
夜来作老梦,鸟啼掌中偻。
白驹千五百,乐固不偿苦。
当来渔父湄,慷慨解力处。
宾饯十牛鸣,分寸屐齿土。
何如归霜崖,夜取白石煮。
长孙汲涧水,拾薪三四五。
日出如羊胛,家人皆可饫。
吟诗已戴白,未能参此语。
百川谷口翁,一笑辋川路。
桃红杨柳绿,莺歌蝴蝶舞。
春风吹野水,饮客如渴虎。
夜来作老梦,鸟啼掌中偻。
白驹千五百,乐固不偿苦。
当来渔父湄,慷慨解力处。
宾饯十牛鸣,分寸屐齿土。
何如归霜崖,夜取白石煮。
长孙汲涧水,拾薪三四五。
日出如羊胛,家人皆可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览:欣赏。鷾鸸:鸽子。
戴白:满头白发。
参:理解。
翁:老人。
辋川:地名,唐代王维隐居之地。
如渴虎:形容急切。
掌中偻:手掌上的鸟鸣声。
白驹:比喻时光流逝。
渔父:渔夫。
宾饯:宾客欢送。
屐齿:木屐的齿痕,比喻足迹。
归霜崖:回归清冷的山崖。
白石煮:以白石煮水。
长孙:子孙中最年长者。
涧水:山涧溪水。
翻译
凤凰欣赏美德的光辉,鸽子依恋家中的庭院。我已年迈,吟诵诗歌时满头白发,无法完全理解这些深意。
山谷口的老者,笑谈在辋川的小路上。
桃花与杨柳竞相绽放,黄莺歌唱,蝴蝶起舞。
春风拂过野外的水面,饮酒的人像口渴的老虎般急切。
夜晚做了一个老年的梦,梦中鸟儿在我手掌上鸣叫。
时光飞逝,如同千五百匹白马,快乐并不能抵消痛苦。
将来在渔夫的水边,会有慷慨相助的时刻。
宾客们欢送我,牛鸣声声,每一步都踏在泥土上。
哪里比得上回到霜崖,夜晚取白石煮水更惬意。
长孙去山涧取水,捡拾三四五六根柴火。
太阳升起像羊肩骨,家人的饭食充足而满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开篇“凤凰览德辉,鷾鸸恋庭宇”写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园的留恋之情。接下来的“吟诗已戴白,未能参此语”则表现出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内心的热情依旧,对于文学和知识的追求仍然不减。
“百川谷口翁,一笑辋川路”中的“百川谷口翁”描绘了一位生活在山谷之间的老者形象,而“一笑辋川路”则透露出诗人面对世事时的一种超脱和豁达。
“桃红杨柳绿,莺歌蝴蝶舞”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欢愉。紧接着的“春风吹野水,饮客如渴虎”则将这种生机勃勃的情形进一步扩展,通过对比手法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诗中的后半部分开始进入一种反思和回忆的状态。“夜来作老梦,鸟啼掌中偻”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做梦时的心境,而“白驹千五百,乐固不偿苦”则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总结和评价。
最后,“当来渔父湄,慷慨解力处。宾饯十牛鸣,分寸屐齿土。”中的“渔父湄”指的是渔父之地,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某个地方或是某种生活状态的留恋和不舍。而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在描绘一种劳作与分享的场景,显示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