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
出处:《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
唐 · 卢纶
渥洼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
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
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
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渥洼龙种:指天马,这里借用神话中的渥洼水中出龙种的典故,象征珍贵的人才。繁花乍别离:形容美好的事物突然消失或分离。
重臣:指朝廷中位高权重的大臣。
霈泽:大雨,这里比喻帝王的恩惠。
轻虏:对敌人的蔑称。
旌旗: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象征军威。
郊坰:郊外。
帐幕:指行军或狩猎时的临时住所。
敢谢:敢于感谢,表示谦逊。
亲贤:亲近的贤者,这里可能指的是给予指导或帮助的人。
琼玉:美玉,比喻珍贵的礼物或人才。
仲宣:王粲的字,汉末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能赋亦能诗:既能作赋(长篇诗歌)又能写诗,形容文采出众。
翻译
天马(渥洼龙种)在云散之时被分散,繁花似锦的景象突然告别。朝廷中有重要的大臣承受恩泽,外围没有轻敌侵犯旗帜。
山川自然与郊外相融合,营帐随着水草的位置时常迁移。
我敢感谢亲近的贤者赠予美玉,王粲(仲宣)既能作赋又能写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将士离别的壮丽画面。开篇“渥洼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渥洼龙种指的是水边的柳树,它们随风摇曳,像是在送别;“千里繁花乍别离”则是用鲜花来比喻将士们,将士们如同绽放的花朵,在离别之际显得格外珍贵。
接着,“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两句,表明边塞之地,有着坚强的防守和英勇的将领。重臣指的是军中的高级将领,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职责;“霈泽”意为甘露,是一种美好的比喻,表示这些将领得到上天的眷顾;“外无轻虏犯旌旗”则是说在边塞之外,没有敌人能够侵犯到大军的战旗。
以下,“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两句,描绘了边塞军营随着地形和自然环境而变化的情景。"山川"指的是自然的地理环境;"郊坰"则是指军营的设置,这里说它们自然融合在一起;“帐幕时因水草移”表明军帐会根据周围的水源和牧草而迁移。
最后,“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两句,是对史兵曹判官的赞誉。"敢谢"是说我敢于向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亲贤"指的是史兵曹,表明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能出众;“得琼玉”比喻他的才华如同珍贵的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则是说他不仅擅长写赋,还能作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边塞军营壮观的景象,也表达了对将士离别的不舍,同时又赞美了史兵曹判官的才能与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