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向江头听宾鸿,余曾立雪请个中
包山劲点雨打篷,子畏丽彩辉丹枫。
金粉相誇智日聪,浑沦元气鲜发蒙。
日晖桥畔雁宕翁,毫端飒飒若有风。
精专三绝天籁通,性情淡荡谦以冲。
爱向江头听宾鸿,余曾立雪请个中。
指授津津论不穷,眼光激电辨异同。
自娱录物皆折衷,卧游倏忽归华嵩。
展斯绝笔心忡忡,锦囊什袭保始终,告我后来知所崇。
鉴赏
这首诗《题雁宕外史遗墨》由清代诗人陈式金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先,“萟苑纷纷斗画工,模山范水声摩空”,开篇即以生动的场景展现艺术竞争的热烈氛围,画家们在萟苑中各显神通,模仿山水,技艺高超,名声传扬至高空。这句诗巧妙地将艺术创作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接着,“包山劲点雨打篷,子畏丽彩辉丹枫”,进一步描绘了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的专注与激情。他们如同在风雨中坚守的勇士,以坚定的手法描绘山川,使色彩如同丹枫般绚丽夺目。这里不仅赞美了艺术家的技艺,也隐含了他们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
“金粉相誇智日聪,浑沦元气鲜发蒙”,这两句诗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艺术家的智慧与才华。他们运用金粉等材料,展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得作品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强调了艺术创作中浑然天成的境界,以及艺术家内心的纯净与明亮。
“日晖桥畔雁宕翁,毫端飒飒若有风”,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诗人将一位老艺术家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他站在日晖桥畔,挥毫泼墨,笔下生风,仿佛能感受到他的精神力量和艺术魅力。这一形象不仅代表了艺术家的高超技艺,也象征着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厚情感。
“精专三绝天籁通,性情淡荡谦以冲”,这两句诗高度赞扬了艺术家的全面才能和高尚品格。他们精通绘画、书法、诗词三大领域,其作品如同天籁之音,令人陶醉。同时,他们性情淡泊,谦逊有礼,这种人格魅力与艺术成就相得益彰。
“爱向江头听宾鸿,余曾立雪请个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家的敬仰之情。他愿意像古人那样,在江边倾听大雁的鸣叫,甚至不惜冒着严寒去请求艺术家传授技艺。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痴迷,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家的尊敬和渴望学习的态度。
最后,“指授津津论不穷,眼光激电辨异同”,诗人描绘了艺术家在传授技艺时的生动场景。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解,目光如电,能够敏锐地区分艺术作品中的细微差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他们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热情。
“自娱录物皆折衷,卧游倏忽归华嵩”,这两句诗总结了艺术家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他们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在内心构建起一个超越现实的华美世界。这种卧游(即在梦中游览)的精神,展现了艺术家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展斯绝笔心忡忡,锦囊什袭保始终,告我后来知所崇”,诗人表达了对艺术家作品的珍视和传承意愿。他希望将这些绝妙的作品保存下来,作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这不仅是对艺术家成就的认可,也是对未来艺术发展的期待和传承。
综上所述,《题雁宕外史遗墨》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赞美了艺术家的才华、智慧、品格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也传递了对艺术教育和传承的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