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无事耽歌舞,夜敞穹庐海月来
出处:《漠北词》
明 · 谢榛
译使燕京纳贡回,春风相送过榆台。
单于无事耽歌舞,夜敞穹庐海月来。
单于无事耽歌舞,夜敞穹庐海月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与异域风情,通过对比燕京与漠北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魅力。
首句“译使燕京纳贡回”,描述了使者从繁华的燕京归来,肩负着纳贡的任务,充满了外交的庄重与神秘感。燕京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繁荣与威严在此得到了体现。
次句“春风相送过榆台”,则将场景转换至边塞,春风轻拂,似乎在为使者送行,榆台作为边关的象征,既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边疆的壮丽与辽阔。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烘托出边塞的宁静与和谐。
第三句“单于无事耽歌舞”,描绘了北方游牧民族首领的生活状态,他们无忧无虑,沉浸在音乐与舞蹈之中,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悠闲生活。这里通过“耽”字,形象地表现了单于对歌舞的痴迷与享受,同时也暗示了边疆的和平与安宁。
最后一句“夜敞穹庐海月来”,将画面拉回到夜晚,广阔的穹庐(蒙古包)敞开,海上的月亮悄然升起,与大地上的灯火交相辉映。这一景象不仅美丽动人,也寓意着边疆的广阔与神秘,以及与外界的联系与交融。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描绘,展现了边疆与中原的不同风貌,以及边疆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体现了诗人对边疆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