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四日寒气骄,江风飒飒雨潇潇
出处:《须归》
明 · 刘崧
腊月四日寒气骄,江风飒飒雨潇潇。
行人苦病须归去,故友多情莫见邀。
直愁故里泥没马,兼恐禾溪雪断桥。
况复柴门喧稚子,梅花落尽柳抽条。
行人苦病须归去,故友多情莫见邀。
直愁故里泥没马,兼恐禾溪雪断桥。
况复柴门喧稚子,梅花落尽柳抽条。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须归》描绘了腊月四日严寒的景象。首句“腊月四日寒气骄”,以“寒气骄”形象地写出冬日冷冽,仿佛寒气也有了傲人的气势。接着,“江风飒飒雨潇潇”描绘出江面上风雨交加的凄冷画面,江风的呼啸与雨声的潇潇相交织,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悲凉的氛围。
诗人身处异乡,身体不适,因此渴望回家:“行人苦病须归去”。这里的“苦病”不仅指身体上的不适,也可能暗含着思乡之情。“故友多情莫见邀”,表达了对朋友的理解和感激,即使朋友深情相邀,也无法抵挡回家的迫切心情。
“直愁故里泥没马”进一步强调了归家之路的艰难,连马都可能因泥泞而无法前行。同时,“兼恐禾溪雪断桥”则预想了可能遇到的雪后断桥之险,增加了归途的忧虑。最后,“况复柴门喧稚子,梅花落尽柳抽条”以家中孩童的喧闹和梅花凋零、柳树抽新芽的季节变化,描绘出家的温馨与生机,更增添了诗人急于归家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寒和归乡之难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家乡温暖生活的深深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