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多毛女在,峰未老人孤
出处:《答吴东岩》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汝梦罗浮月,梅花村见无。
洞多毛女在,峰未老人孤。
哲父双龙子,名家一凤雏。
霜林能念我,子母白头乌。
洞多毛女在,峰未老人孤。
哲父双龙子,名家一凤雏。
霜林能念我,子母白头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答吴东岩(其二)》中的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首句“汝梦罗浮月”,以“罗浮月”为引,仿佛在说对方梦见了罗浮山的月亮,暗示着梦境的美妙与遥远。接着“梅花村见无”,转而描述现实中梅花村的景象,却并未见到那轮月光,形成了一种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中美好事物无法在现实中寻得的遗憾。
“洞多毛女在,峰未老人孤。”这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想象中罗浮山的洞穴里居住着仙气飘渺的毛女,而山峰间似乎只有孤独的老者,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哲父双龙子,名家一凤雏。”这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赞美,将友人比作“双龙子”和“凤雏”,寓意其才华横溢、家族显赫,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家世的极高评价。
最后,“霜林能念我,子母白头乌。”以霜林中的白头乌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即使在寒冷的霜林中,也能感受到友人的关怀与温暖,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梦境、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