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夜长夜短公莫忧,多忧多厌公白头全文

夜长夜短公莫忧,多忧多厌公白头

出处:《海陵夜作
宋 · 吕本中
夜长夜长天复霜,海陵城中今夜长。
夜长夜长冬向晚,寒阶无人看月满。
路长家远来信稀,水阔山深归梦短。
堂上书生头已白,朔方健儿十年客。
想渠当此夜长时,抚剑虽长酒杯窄。
明妃爱惜汉宫衣,乌孙公主终不归。
戚姬去视鸿鹄举,更为君王作楚舞。
当此夜长谁送迎,此月还如今夜明。
夜长夜短公莫厌,寒即重裘热须簟。
夜长夜短公莫忧,多忧多厌公白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漫长与寒冷,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夜色的深沉、季节的变换、空间的距离、时间的流逝、情感的复杂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略带悲凉的氛围。

首句“夜长夜长天复霜”,开篇便点出了夜晚的漫长和严寒,仿佛预示着接下来的叙述将充满寒冷与孤独。接着,“海陵城中今夜长”进一步强调了地点与时间的特定性,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被限定在特定时空中的孤独感。

“夜长夜长冬向晚,寒阶无人看月满”两句,通过对比冬日的夜晚与月光的满盈,反衬出人迹罕至、寂静无声的环境,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对光明的渴望。

“路长家远来信稀,水阔山深归梦短”则从空间的角度出发,描述了远离家乡、亲人的情景,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思念与归家之梦的短暂,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由回归的向往。

“堂上书生头已白,朔方健儿十年客”两句,将视角转向不同身份的人群,书生的年华老去与健儿的长期离家,都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

“想渠当此夜长时,抚剑虽长酒杯窄”通过想象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漫长黑夜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无论是抚剑的豪情还是酒杯的狭窄,都反映了其内心的复杂情绪。

“明妃爱惜汉宫衣,乌孙公主终不归”引用历史典故,借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戚姬去视鸿鹄举,更为君王作楚舞”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命运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权力与地位的讽刺。

最后,“当此夜长谁送迎,此月还如今夜明。夜长夜短公莫厌,寒即重裘热须簟。夜长夜短公莫忧,多忧多厌公白头。”诗人以平和而略带安慰的口吻,提醒人们无论夜长夜短,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适应不同的环境,避免过多忧虑导致白发早生,体现了对生活的智慧与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季节、空间、时间、情感等多个维度的描绘,构建了一个丰富而多层次的情感世界,既展现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与历史背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