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牛已自空夷国,赐币还应出汉宫
出处:《闻里中健儿归自朝鲜述单中事有感》
明 · 于慎行
从军年少说成功,道逐楼船过海东。
几见蛮烟迷月黑,曾看猎火照波红。
椎牛已自空夷国,赐币还应出汉宫。
叹息愚痴石司马,枉将七尺殉和戎。
几见蛮烟迷月黑,曾看猎火照波红。
椎牛已自空夷国,赐币还应出汉宫。
叹息愚痴石司马,枉将七尺殉和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名为《闻里中健儿归自朝鲜述单中事有感》。诗中描绘了年轻将领在海战中的英勇事迹,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与无奈。
首句“从军年少说成功”,开篇即点出年轻将领的英勇形象,他们以青春之躯投身战场,追求胜利。接着“道逐楼船过海东”一句,生动描绘了将士们乘着战舰,穿越大海,远征他乡的情景。
“几见蛮烟迷月黑,曾看猎火照波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月黑”与“波红”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壮烈。月黑之夜,烟雾弥漫,战争的阴影笼罩大地;而猎火照亮波浪,象征着战士们的英勇与不屈。
“椎牛已自空夷国,赐币还应出汉宫”两句,分别从两个角度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前句“椎牛”意指宰杀牲畜作为祭祀或犒劳,但在此处暗示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牺牲;后句“赐币”则反映了和平时期国家对功臣的奖励,对比之下,突显了战争与和平的不同面貌。
最后,“叹息愚痴石司马,枉将七尺殉和戎”两句,表达了对石司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将军)的惋惜之情。石司马因战争而牺牲,但作者认为他的牺牲是不必要的,因为和平才是最终的目标。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和平与战争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