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知八凯须当国,猿到三声不用愁
出处:《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
唐 · 贯休
得罪唯惊恩未酬,夷陵山谁称闲游。
人知八凯须当国,猿到三声不用愁。
花落扁舟香冉冉,草侵公署雨脩脩。
因人好寄新诗好,不独江东有沃州。
人知八凯须当国,猿到三声不用愁。
花落扁舟香冉冉,草侵公署雨脩脩。
因人好寄新诗好,不独江东有沃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得罪:犯错,得罪。唯惊:只是惊讶。
恩未酬:恩情未报。
夷陵山:地名,位于湖北。
闲游:悠闲游玩。
八凯:古代传说中的贤臣。
当国:治理国家。
猿到三声:猿猴哀啼三声,古人认为这是凶兆。
愁:忧虑。
花落:花瓣飘落。
扁舟:小船。
香冉冉:香气缓缓上升。
草侵公署:草丛蔓延到官署。
雨脩脩:雨后草木显得修长。
因人:因为他人。
好寄:喜欢寄送。
新诗:新的诗篇。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古代泛指江南。
沃州:古代文化名地,这里指有才华的地方。
翻译
只因未能报答恩情而感到惶恐,夷陵山中还有谁会把游玩当作悠闲呢。人们都知道,像八凯那样的人才应当治理国家,听到猿猴哀啼三声也不必忧虑。
花瓣飘落在小舟上,香气慢慢弥漫,草丛侵入官署,雨后显得更加清新。
因为喜欢别人,我愿意寄送新的诗篇,这不只是江东才有像沃洲那样的好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即贯休)所作,名为《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诗中表达了对被贬官员的同情和惋惜,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描绘。
首句“得罪唯惊恩未酬”表明诗人对于朋友因过失而遭受贬黜感到震惊,感叹其恩泽尚未报答。第二句“夷陵山谁称闲游”则是说在被贬官员前往的峡州(今湖北宜昌),连夷陵山也不再适合悠闲漫步。
第三句“人知八凯须当国”指出八凯之才必将为国家所用,暗示被贬官员的才能和贡献。第四句“猿到三声不用愁”则是通过猿猴啼叫三声来比喻即便是在偏远之地,也无需过于烦恼。
第五句“花落扁舟香冉冉”形容船上飘落的花瓣带来的淡雅香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第六句“草侵公署雨脩脩”则是说即便是在官府,也有细雨滋润草木的声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两句“因人好寄新诗好,不独江东有沃州”,表达了诗人通过写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并指出不仅江东有美丽的地方,沃州也是一个令人向往之地。整首诗既是对被贬官员的鼓励,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友谊和才华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