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
出处:《阴那山行》
清 · 丘逢甲
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
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
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
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
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
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
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
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
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
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
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
吁嗟乎!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
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
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
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
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
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
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
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
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
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
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
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
吁嗟乎!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
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
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阴那山行》,描绘了作者游历阴那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五岭东来的气势为背景,引出阴那山的奇特景象,山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变化无穷。诗人特别强调自己对山水和云的喜爱,通过骑马登山,欣赏云海变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阴那山的奇妙之处被赋予了生动的想象,如“擎空突兀拿云手”形容山峰直插云霄,而云朵或大或小,或如天下雨,或赠予山中友,富有动态美。诗人登山时并不效仿韩愈的哀愁,而是以轻松的心态游山,享受自然的宁静。
秋天的阴霾天气让诗人感到山灵似乎也嫌秋意,但云层忽然散去,露出洁净的秋空,古柏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象征着禅定与超脱。山顶寺庙历史悠久,传说中有佛光显现,仿佛连接着仙人天桥和流泉,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人感慨,要占据山川,就要领略其奇绝;要做佛道,也要如同云雨师般掌握自然之力。他期盼驱散万里中原的旱气,将云带离山间,寓意着对人间福祉的关怀。最后,诗人借山与祖师的沉默,表达了对自然敬畏和对和谐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丘逢甲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人文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