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草木竞争春,不问兴亡自红绿
出处:《上林道》
宋 · 李廌
忆昔驱车度函谷,解鞍访古骊山麓。
华清虽有亡国恨,绣岭犹存旧时木。
无情草木竞争春,不问兴亡自红绿。
汉家上林更萧瑟,宫殿荒基走麋鹿。
可怜乔木亦已无,五柞长杨今朴樕。
华清虽有亡国恨,绣岭犹存旧时木。
无情草木竞争春,不问兴亡自红绿。
汉家上林更萧瑟,宫殿荒基走麋鹿。
可怜乔木亦已无,五柞长杨今朴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驱车:驾车。函谷:古代关隘。
骊山:秦始皇陵附近山。
华清:华清宫。
亡国恨:秦朝灭亡的历史。
绣岭:骊山的一座山岭。
无情:不具情感。
竞争春:争相生长。
自红绿:自然地生长出红花绿叶。
上林:汉代皇家园林。
萧瑟:荒凉。
荒基:废弃的遗址。
乔木:高大的树木。
五柞长杨:古代高大树木。
朴樕:形容树木矮小且稀疏。
翻译
回忆往昔驾车穿过函谷关,停车探访古老的骊山脚下。虽然华清宫承载着亡国之痛,但绣岭上的树木依然保留着过去的风貌。
草木无情,只知争春,不管历史兴衰,自开红花绿叶。
曾经繁华的汉家上林苑如今更加荒凉,只剩下宫殿遗迹任凭麋鹿游走。
可惜昔日的大树已不在,五柞长杨现在只剩矮小的树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回忆往昔,驾车穿越函谷,解下马鞍在骊山脚下探寻古迹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过往国恨的怀念,以及自然界中草木无情,竞相争春,不问世事兴衰,只顾自我生长之感慨。
"华清虽有亡国恨,绣岭犹存旧时木" 表明诗人心中对失去的国家有着深深的情感,但自然界中的山木,却依然如旧,似乎在诉说往昔的故事。"无情草木竞争春,不问兴亡自红绿" 则是对自然界草木不顾世事变迁,只为争取春天生机的描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汉家上林更萧瑟,宫殿荒基走麋鹿" 描述了曾经繁华的汉朝宫殿现在已成废墟,上林之地变得更加萧索,而野鹿在此自由漫步,这些景象都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往昔辉煌的怀念。
最后,"可怜乔木亦已无,五柞长杨今朴樕" 表示了诗人对于连那些曾经高大树木也可能不复存在的哀伤,以及对于时间流逝、万物变迁的感慨。这里的“乔木”指的是挺拔的大树,“五柞长杨”则是形容树木的坚硬和长寿,但现在却变得单薄而不再雄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物是人非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