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御馔尝分赐,出入天门更不疑
柳子未成非国语,匡衡徒患作人师。
探珠赤水欣同调,结屋青萝得所依。
泉石要为中世托,姓名岂料九重知。
东西御馔尝分赐,出入天门更不疑。
虎籞秋严威闪闪,龙楼日转影祁祁。
年华自觉随流水,造化谁言类小儿。
别梦屡形分讲席,归田一似旧㳺时。
常随采药衣沾雾,几度寻花屦带泥。
投老幸知同臭味,此生端不慕轻肥。
芳筵夜秩杯行数,绛烛春融客醉迟。
一代耆英都在坐,百年文献欲还谁。
独怜邺下支离叟,莫斗长安绝妙辞。
赖有西风吹酒醒,搔头向月谩赓诗。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文豪宋濂所作的《和郑奉常先生宴集诗韵》,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文学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联“我生空负月临奎,文学何曾遂昔期”,诗人自谦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反思与遗憾。接着,“柳子未成非国语,匡衡徒患作人师”两句,以历史人物柳宗元和匡衡为例,暗含对自己未能在国家语言或教育领域有所建树的感慨。
“探珠赤水欣同调,结屋青萝得所依”描绘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在自然环境中找到心灵寄托的情景。“泉石要为中世托,姓名岂料九重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后世铭记的愿望。
接下来的几句“东西御馔尝分赐,出入天门更不疑”描述了诗人受到朝廷的礼遇,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态度。“虎籞秋严威闪闪,龙楼日转影祁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年华自觉随流水,造化谁言类小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别梦屡形分讲席,归田一似旧㳺时”回忆了过去的生活场景,既有对学术交流的怀念,也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常随采药衣沾雾,几度寻花屦带泥”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通过具体的行动展现其对自然的亲近。“投老幸知同臭味,此生端不慕轻肥”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淡泊。
最后,“芳筵夜秩杯行数,绛烛春融客醉迟”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欢聚的重视。“一代耆英都在坐,百年文献欲还谁”表达了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以及对传承文化的责任感。“独怜邺下支离叟,莫斗长安绝妙辞”则是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以及对创作的坚持。“赖有西风吹酒醒,搔头向月谩赓诗”以风为喻,表达了诗人在创作上的灵感与激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宋濂对文学、生活、自然、友情等多个方面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思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