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全文

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

宋 · 苏辙
国老无心岂为身,五年朝谒慰簪绅。
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
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
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

注释

国老:年高德劭的官员。
岂:难道。
为身:为自己。
朝谒:朝见。
慰:安慰。
簪绅:官员的服饰,代指士大夫阶层。
元臣:朝廷元老。
事业:功绩。
通三世:延续三代。
威名:显赫的声名。
服四邻:使四方邻居敬畏。
后生:年轻人。
真有道:真正有道德学问。
前事:过去的事情。
恐:恐怕。
无人:没有合适的人。
比公:相比您。
惟有:只有。
凌云桧:直入云霄的桧树,比喻长寿或高尚品格。
岁岁:每年。
雨露新:接受新的雨露滋润,象征不断更新。

翻译

国老无心岂为身,五年朝谒慰簪绅。
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
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
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文太师(可能是某位致仕官员)创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在政坛多年贡献的肯定。首句“国老无心岂为身”,称赞文太师淡泊名利,不以个人得失为念;“五年朝谒慰簪绅”则回顾了他长期在朝廷任职,深受官员们的尊敬。接着,“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高度评价了他的家族和个人功绩,连周边国家也为之敬畏。诗人感慨“遍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暗示文太师的智慧和经验无人能及。最后两句“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以凌云挺拔的桧树比喻文太师的高尚品格,祝愿他在退隐生活中依然受到朝廷的关爱和人民的敬仰,如同新雨新露滋润树木一般。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祝福的赠别诗。